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欠发达地区如何走出工业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10:53 红网

  影响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信息不畅,环境不优”。近年来,新宁县针对这一问题,拓展思路,大胆创新,工业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并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2006年末,全县拥有工业企业101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0.23亿元,同比増长19%。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8家,总产值9.88亿元。

  一、突破资金瓶颈,“借鸡生蛋”发展工业

  

  近年来,新宁县通过增资跑项、激活民间潜力、大力招商引资等“借鸡生蛋”的方式,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局面。一是广集民间闲散资金。扶持农民组建蔬菜、生猪、柑橘脐橙、实用箘等民间经济组织18家,集中民间闲散资金近亿元,发展工业企业“崀山果业、界富电站”等34家。另外,还通过引资入股发展了18家股份制企业。二是争取扶贫开发资金。新宁县是省定贫困县,2004年开始列入湘西大开发范畴。为争取扶贫开发资金,新宁县组织专门力量,建立项目库,截止2006年11月,共有16大项目纳入省扶贫计划范畴,有8个项目已被批准实施,累计争取到国家扶贫开发资金5个多亿。三是获取银信部门信贷资金。2003年、2005年两次召开银企洽谈会,通过多方努力,建立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构筑起银企“双赢”局面。2005年全县银企双方签订信贷合同款2.86亿元。2006年银企双方签订合同款10个亿。四是吸引外来投资资金。推进以资源型为主体的专业招商活动。加大小城镇开发、能源、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企业重组等重大项目的招商。2006年,引进工业企业538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外来投资企业40余家。

  二、突破资源瓶颈,“扬长避短”发展工业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是新宁县发展工业的主要举措。新宁是个旅游大县,也是个农业大县,近年来,新宁县围绕旅游发展工业,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一方面是突出比较优势,围绕农业发展工业。新宁县是个农业大县,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旅游、柑桔、竹木、畜牧、食用菌”等五大支柱产业。在认真分析县情,深入调研国内外市场基础上,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在农村工业化上做文章。着力发展家家红罐头厂、满师傅食品厂等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方面是建设循环型、节约型工业企业。首先把好准入关,杜绝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2004年引进的创兴竹木胶合板厂,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将“三剩”废品(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造材剩余物)作为制造胶合板的材料,废弃物少,产品质量优。其次加大循环型、节约型工业企业的投入力度。引导和组织资金建设循环型节约型工业企业。如,旭日红公司2004年投资200万元,2005年投资300万元进行节煤、节电、节水技术改造,2005年投资500万元建设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年利用粉煤灰30万吨位,年产600万块粉煤灰蒸压砖和0.65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县水泥责任有限公司,2002年和2003年先后投入80万元购置粉尘回收设备,年回收粉尘创经济效益20万元;高桥镇机制水泥环保型砖厂投资1000万元,改变传统的以粘土为主原料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红砖行业生产模式,生产以碎石、煤渣、水泥为主原料的机制高压砖。

  三、突破市场瓶颈,“健全网络”发展工业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不懈追求的终端。赢得市场就具备了竞争力和生存力,占领了市场,就占有了一切。近年来,新宁县根据市场空间太小,分额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正确定位,大力拓展市场。首先,致力打造县内市场。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消费市场支持,新型工业化就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为此,新宁县加大了建设扶贫的力度,借助于国家扶贫的支持,“十五”期间,全县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健康发展,10万余人摆脱了贫困。这一结果使县内工业产品消费的主体队伍迅速扩大,促进了县域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这两块金字招牌,开发旅游工业品市场,根据游客需求,开发崀山根雕,土特产品,草根鞋,芒草帽等旅游购物市场。从而使旅游工业产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乡镇销售市场。构成优势互补,“点、线、面”互动的环县城小城镇销售圈。其次,重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组成精干、高效的营销队伍,把营销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使营销网络覆盖相当一部分国内市场。设立农户+公司+协会的模式寻求销售市场,不但在县内有营销机构,在广东、北京、上海也设立了营销网点,在全国每个城市都有营销人员;通过报纸、电视、大型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企业,宣传产品,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从2000年起,新宁县还定期、不定期在北京、长沙等地举办老乡联谊会,通过梯次宣传,使新宁县的工业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如,满师傅食品、家家红罐头等产品通过宣传,产品质量被别人接受,已成为国内较有名的气“品牌”产品;建立信息网站和国内外客户信息反馈系统,了解国际、国内市场信息,瞄准国际国内需求热门,快速反应,迅速打开并占领国际国内市场。2004年,新宁县充分利用信息产业这一“第四产业”的建设,组建新宁政府信息网站“工业企业产品”专页。2005年,由于信息网络的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市场购销两旺,我县所占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同比翻了一番,全年自营出口达15万美元,同比増长18%。

  四、突破环境瓶颈,“注重实效”发展工业

  

  现阶段,发展环境日益成为制约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新宁县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发展县域工业的“生命工程”和“出路工程”来抓。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第一,抓住“思想观念”这一牛鼻子。观念问题是发展工业的主要障碍,是工业发展环境不优的主要原因。2004年开始,新宁县共投入200余万元,建立光瀑工业园区;把40余名县级领导,挂靠到重点工业企业,实行跟踪制度;实行公开承诺责任制度,切实做到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从“管理型”、“权力型”向“效能型”、“服务型”转变,贴近民营企业搭建经济发展平台,贴近群众为其排忧解难,贴近责任制度,提高办事效率。第二,紧扣“管理模式”这一主要关键。高效权威的管理机构是优化环境的保证。新宁县不断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优化工业企业发展环境管理体系。在没有经验可循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做了有效的尝试。2003年2月,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2004年3月,将招商局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合署办公,成立招商引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2004年开始,设立重点工业企业管理办公室。与此同时,各乡镇、各职能部门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列入了各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县61个单位实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联络员制度和优环工作评议员制度。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完善的工作程序的建立,使工作事有人管、人有事做,有规可循,依规办事。第三,严把硬措施优化软环境这一关口。我县采取一系列硬措施优化环境。共制定《新宁县鼓励投资加快发展的八条规定》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24个,每年与48个执纪执法、执收执罚部门和18个乡镇签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法对各级各部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每年开展二次开展行风评议及讲评活动,并对行风结果排队。2003年至2005年,通过督查活动,共取消了近20个单位的评优评先资格,共建议撤换了二个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市管单位局长;严肃查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索、拿、卡、要”以及乱收费、乱摊派等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作者系中共新宁县委副书记

稿源:红网 作者:王铭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