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人为本 以质为魂 以用为上 以学为根 《咬文嚼字》:小刊物大眼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13:50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姜小玲)《咬文嚼字》,一本32开48面,每月一期的形态简陋的小刊物,却以其不断的努力,从全国8000多种刊物中脱颖而出,在读者以及同行中获得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昨天,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期刊协会联合在上海召开“品质·特色·发展———全国部分期刊经验交流会”,推广交流《咬文嚼字》等期刊的成功办刊经验。

  在交流会上,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广西北海的一位读者给《咬文嚼字》编辑部发来一封邮件。信中说,他是上海的支边青年,现退休在家。在他的书架上立着创刊以来的全部《咬文嚼字》合订本,都是他年过八旬的父亲在上海买了寄来的。去年父亲过世了,买合订本的任务就由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接手。老人家不知《咬文嚼字》为何物,从静安寺一直走到原新华电影院,总算买到一本,可惜是装订歪了的,希望换一本书。读到这封来信,编辑部的同志都很感动。

  后来编辑部送了这位读者一本合订本,但是这位读者,以及那个在街头寻觅《咬文嚼字》的老太太的形象,时时提醒着编辑部的每一个人:要为读者认真编好每一期刊物。

  《咬文嚼字》总编辑郝铭鉴把刊物的成功经验总结为:以人为本、以质为魂、以用为上、以学为根。

  未见其刊闻其名:

  创刊号上“向我开炮”

  《咬文嚼字》创办于1995年1月。开始曾交给书店征订,上海的订数是55本,全国的总数是500本。有人还预言最多出版三期便会关门大吉。面对如此尴尬局面,编辑们没有灰心丧气。大家分析了全国语文生活的现状,觉得一本自觉以语文规范化为己任的刊物,是应该有生命力的。关键是要以编辑智慧,来赢得生存空间。

  设计刊物个性是关键的第一步。“咬文嚼字”曾是贬义词,但今天的文化实践已证明,这四个字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文学创作和艺术鉴赏的重要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