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一年回眸:布什命运多蹇又一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03:58 人民网

  一年来,美国政坛上风起云涌,但主要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打转,那就是逐鹿国会山。然而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布什的共和党暴露两条软肋:一是共和党议员丑闻频仍:先是游说大王犯案牵出数位共和党议员收取好处;后是一位议员曝出长期对在国会青少年实习生进行性骚扰共和党却置若罔闻。累计涉案被调查的共和党议员达十数人之多。此外,在人们极为关注的非法移民等问题上,国会也因共和党的内部分歧而未能通过一个让选民满意的法案。

  不过,共和党的命门在于伊拉克伤口的创疼巨深。每天血淋淋的电视画面展现在选民眼前,成为大部分反战的民主党人的免费广告。布什的初期策略试图转移人们的视线,他告诉共和党候选人要主打经济牌,告诉选民:他的减税政策促进了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失业率降到历史新低(4.5%);更吓唬选民说,民主党一上台他们就要多多纳税。然而,民测表明此招不灵,人们的眼球依然被伊战所牢牢吸引。而选战正酣之际传来美军阵亡超过了“9.11”丧生人数的消息;舆论要求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下台的呼声更是此伏彼起。于是布什不得不改变驼鸟政策,转而承认伊拉克进展不够快,不够好,但他坚持说,只要按他的“既定方针办”,将来局势定能改观。他宣布反战的民主党人是“打了就逃的”“失败主义者”,在投票前夕更声言:如民主党人在选举中获胜,那将是恐怖分子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云云。

  然而,中期选举的结果向执迷不悟的布什发出了明确信号:选民不再支持这场战争,他们要求政府改变战略,让美军早日撤出。迫于来自本党和舆论的压力,布什不得不断臂止痛,让伊战设计师拉姆斯菲尔德辞职下野;同时表示,他愿意改变“既定方针”,并将虚心听取“伊拉克研究小组”和各方的建言献策。

  由国会提议组成的两党“伊拉克研究小组”的报告主要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开展外交攻势,如召开地区性国际会议,组成伊拉克国际支持小组;其中包括与伊朗和叙利亚进行建设性接触,寻求他们帮助稳定伊拉克局势。二是逼迫马利基政府痛下决心,解除民兵武装,公平石油收入分配,推动民族和解,承担治安责任。三是,驻伊美军转变职能,从维护治安过度到培训伊军,并深入连队,加大培训力度,以使美军作战部队能于2008年第一季度从伊撤出。

  布什的政策班子对报告中同伊朗和叙利亚直接谈判和撤军时间表两项建议提出了质疑。布什本人则委婉表示,这份报告只是众多研究报告中的一份而己,所以不能指望他照单全收;因为国务院、国防部和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都在对局势进行研究评估,待几份报告完成,也待新任防长盖茨拿出新的建议后,他将集思广益,于明年1份提出新的对伊战略构想。

  尽管布什新战略的细节眼下还不得而知,但布什的底线己明了无误。第一,在伊拉克政府能够自理、自立和自卫之前,美国绝不会撤军。第二,尽管总统安全助理哈德利对马利基的能力和意愿提出质疑,但还没有人能够取代他的位置,所以美国只有力挺马利基一着棋可行:在逼迫其拿出决心与铁腕的同时,美国正帮他寻求盟友。布什先是在白宫会见了什叶派最具影响力的政治领袖哈基姆,劝其支持马利基,以便让马得以从反美的萨德尔派那里解脱出来。接着,布什又会见了属于逊尼派的伊拉克副总统哈希米,希望通过他影响逊尼派武装放下武器,参与到政治进程中来。第三,在军事上,美国似拟短期增兵伊拉克,一方面致力于改善巴格达治安形势;另一方面加快对伊军的培训进度。藉此,我们已能看到布什对伊新战略的端倪。

  马利基亦开始采取配合行动,于本月17和18日两天,巴格达召开了有各政党和宗教派别参加的民族和解会议。马利基在会上宣布:只要是手上没有沾染伊拉克人的鲜血,政府欢迎前军官和前社会复兴党成员返回部队和政府部门工作。这一让步姿态向逊尼派递出了橄榄枝;但也引起了多年来遭受迫害的某些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的不满。为此,会议不仅遭到了萨德尔派的抵制,也遭到了前总理阿拉维的抵制,同时还遭到了某些逊尼派人士的抵制。无疑,实现民族和解是美伊两国政府面临的最大和最棘手难题,而且冰冻三尺短期内是难以消溶的。而如果无法实现民族和解,也就无法解散各派自有的民兵组织,而不解除民兵的武装,也就无法制止愈演愈烈的暴力冲突,伊也就难以实现“自理、自立和自卫”的目标,美军也就无法功成身退。撤军,伊拉克必将陷入内战苦海,布什难辞其咎;不撤,民主党人掌控的国会最终可能会釜底抽薪,停止战争拨款。可见布什总统最后这两年的跛鸭日子将可能是苦海无边。

  可以断言,无论双方愿意还是不愿意,布什总统的这份不受欢迎的遗产似只能留给两年后的继任者来接管清盘了。

人民网驻美国记者 李学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