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带给苏大学子文学的理想与现实:平视赵本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06:28 江南时报

  “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里,还有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一读那个叫文学的东西?精打细算时间和尽力以求最大效益的社会里,还有没有理想的容身之处?”12月19日下午三点,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赵本夫带着题为“文学的理想”的讲座来到苏大“小说家论坛”,与这里的文科学生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探讨文学的现实和文学的理想。

  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会场多大的震动,因为赵本夫看起来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浓密

的黑发,浑厚的嗓音,朴素的衣着,一切都像是一位自家的长辈。站在讲台上的他更像是位哲学家,通俗平实的语言被小说家用来讲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例子,讲文学的立场、视角、精神、境界,却处处透着智慧和思辨。

  谁信谁就是“傻根”

  和大学生一起交流,赵本夫自然少不了要提到那部感动了很多人的《天下无贼》。提起和冯小刚导演的成功合作,赵本夫说,很多人都认为是他沾了冯导的光,才让《天下无贼》好好地火了一把,赵本夫也才跟着出了名。对这一点,赵本夫显得自信又淡定,“当然,没有冯导,《天下无贼》不可能这么有名,不过,这本身也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品,挺好但也不是最优秀的。它仅仅是我几百万字作品中一个一万字的短篇,这就像是冯小刚从我那‘贩’了一个小东西赚了一笔大钱。如果一定要说是沾光的话,还是冯小刚沾了我的光吧。不过提到‘沾光’二字本身就不妥,就是一种穷人心态的体现。”说完,赵本夫哈哈一笑,他的笑也感染了台下的同学们,引得笑声和掌声一片。

  当问到赵本夫写人性美好的东西,或者只写人性善的东西,会不会把人性的理解狭隘化了时,赵本夫说,有时无声的震撼似乎更有力。就像有人号啕大哭是痛哭,但无声的抽泣似乎更让人动容。小说《天下无贼》里对一些丑恶的鞭挞也是很解气的,对理想主义呼唤的前提就是要批判。“说天下无贼就真的天下没有贼了么?不可能的。谁信了谁不就是‘傻根’了吗?我写《天下无贼》并不是说天下真的无贼了,正是因为我太知道天下有贼了,这是一种呼唤,是对善、对美的呼唤。能把善的、美的东西写好,同样是一种震撼。对丑的东西的批判,既可以是一种张扬的方式,也可以是幽默地、不露声色的一种揭露。”

  更值得深思的,是赵本夫一贯地以他作品中塑造美好、善良的人性、社会来表达他对现实社会中种种不和谐和丑恶的批判和良好希冀。“《天下无贼》写了两个贼的忏悔、回归,这和我一贯的文学追求有关系的,是个向善的东西。在这部片子审查时还遇到了点麻烦”,赵本夫笑着说,“人家问,这个贼没经过警察教育怎么会变好了呢?”赵本夫认为,有些人不了解现实中文学理解中人是会被感动的,不知道那么一瞬间,人是会受到震撼的,是会泪流满面的。这就是对人的一种洗礼。就是一种理想、一种回归、一种呼唤。

  文学不能用斤两称

  以脍炙人口的经典短篇《天下无贼》为开场白,赵本夫用形象生动、朴实通俗的语言阐释了文学的真谛。

  “文学,就像痒和痛,人们总是无法用言语来严格区分,它只能是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东西。文学似痒,无法定义。文学的存在,则在于现实上生活的不完满,文学使人善良、美丽、精致。”赵本夫用这个形象的比喻阐述了他对文学的定义。“文学的立场应该是自由的,应该深刻,要像孩子一样,不要受政治的影响。历史一次次地证明,文学依附于历史是永远失败的。因为历史的错误总是会给依附于它的文学带来灭顶之灾。”

  从宏观的文学定义娓娓道来,赵本夫又谈到了创作的取材问题。赵本夫又从现实生活出发举了个例子。他提到了前些日子在报纸上的一则新闻,一位姑娘因为父亲去世早,而母亲病重没钱治病,于是她通过媒体发布说如果谁能给她的母亲治病,她就嫁给谁。于是媒体上就引起了讨论,有人说这姑娘孝顺,也有年轻人说不应该这样把自己的一生给卖了。“其实停留在这样一个评论‘对’或‘不对’的层面,就不能进入文学的层面,只有写出这个姑娘的无奈,写出她的内心挣扎,只有理解了这种痛苦的选择,才能进入文学的层面。所以文学需要的是一种更深的层次,不能随大流,要敢于反叛,现实生活中任何题材都可以进入文学作品,都在于怎么写,而不在于写什么。”

  “在过去只要一本书出版了就会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但现在全国人民每人有自己的鉴赏标准,作品不易得到一致的认可”,身为《钟山》杂志的主编,在赵本夫看来这却正是社会的进步。说完了题材,赵本夫强调,尽管现在社会浮躁了,但作家不能浮躁。浮躁的社会将文学边缘化了,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但是有一天,社会会回归文学。文学无实用功能,不能用斤两来秤,“文学总是在寻找另一种理想的境界。社会总是不完美的,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文学存在的理由,就是她总在寻找生活的一种补充,在寻找精神的释放。她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可能永远达不到这种可能,但可以达到宽慰,让生活压力化解”。

  要坚持文学的理想

  面对目前低迷的文学现状,赵本夫寄语大学生,作家要坚守的是:一是文学的视角。也就是说,作家可以是温和平静的,但目光必是审视的,要看到事物深处。作家要弄清的是人的心路历程,关注灵魂层面;其二,要注意文学传统与当代意识的统一。对中华五千年的传统要尊重。中国现代没有出大师的原因恰恰在于对中国传统了解不够,基础打得不牢。传统与现代意识是不能分割的;三是文学的高度。文学艺术家能走多远,从技术层面上讲,有技巧、语言程度、知识多少、阅历如何,但决定性的因素是:精神高度,这包括思想的穿透力、情怀、个人修养、价值取向等。此外,精神高度还包括作者内心自由度。作者应当自己让自己内心自由,心灵不要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被扭曲,自己要活得有尊严,要有自由的灵魂。

  在赵本夫看来,文学是越来越重视物质的现代社会,依然需要人们坚守的东西,因为“文学,是一种对生活的真实回忆,也是对渐行渐远的过去的祭奠”。赵本夫的这番话,正像著名学者陈思和对他的评价一般,赵本夫是融不进城市的“土”作家。

  赵本夫

  个人小档案

  赵本夫,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1981年以短篇小说《卖驴》引起文坛注意,被戏称为“牵着毛驴走上文坛”,一举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埋首书桌,笔耕不辍,近三十年来,写出了《天下无贼》、《卖驴》、《刀客和女人》、《混沌世界》、《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小说集《寨堡》、《空穴》、《走出蓝水河》等多部优秀作品。

本报记者 戴洁 通讯员 董丹 丁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