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奶妈”于丹的“讲经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08:59 南方日报

  现代人需要这样的朴素真理,因此才有经典热、国学热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

  “文化奶妈”于丹的“讲经之道”

  核心提示

  在中国,于丹很有可能是走红速度最快、读者反响最火爆的作家和学者。她的经历用“一夜成名天下知”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令男女老少为之倾倒。11月,同名图书《于丹〈论语〉心得》首印60万册,于丹在中关村签名售书时创下连续签售8个半钟头售出12000册的惊人纪录!京城纸贵、名成利就之际,“女版易中天”、“文化奶妈”等等不乏讥诮的头衔也齐齐指向这位41岁的“美女教授”。

  于丹说,自己解读《论语》的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和感悟式的解读,而非学术意义上的解读。于丹将《论语》分成“人生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等七个部分,结合当下社会生活现实以及现代人的心灵困惑,追溯生命的本质和幸福的源头。于丹告诉我们,当人面临的选择越多的时候,人越希望内心有一种简单的准则,《论语》受欢迎就在于此。

  于丹相信,今天的很多学问只是一种工具,而不能成为一种生命方式,所以我们呼唤一种简单、质朴、温暖的真理。而真正的道理永远贴近人心,所谓“道不远人”。因此,她对孔子的态度是“敬而不畏”,而她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个传播者”。

  日前,于丹来到广州购书中心为新书举行签售活动,虽然在广州只售出了1000多册,只有她在北京创下的辉煌战绩的1/10,但这毫不影响于丹的人气和口碑。据悉,于丹主讲的《庄子》已经全部录制完成将于明年元旦与观众见面。签售之前,于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什么要重读经典?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论语》在当下有什么意义?它真能为现代人的苦恼指点迷津吗?且听于丹为你一一道来。

  人物简介

  于丹,女,1965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1“一夜蹿红”后没有改变

  问:您的《论语心得》一书已经出来了,在北京创下了一个现场签售超过1万册的纪录,很多人说您是“一夜蹿红”,在此前后您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答:在讲《论语》的前后,我觉得我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只要心态不变,生活还是会照常继续。比如现在我还在大学里每天都要忙我的课程计划,要准备迎接学期末的教学评估。我在学校里就感觉,出书是件很遥远的事情。因为人是有他自己的职业角色、生活角色的,一个人生活里面必须有你自己的轨迹和惯性。这件事情我觉得已经过去了,我现在的整体的生活跟过去是一样的。

  问:您有没有想过,在北京首发式上创下的纪录,在别的地方是很难复制的,特别是在广州。对广州读者您有什么期待吗?

  答:我为什么要去复制呢?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期待,我做事情的态度,就是所谓:“风来疏竹,风过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也就是说,在当下你要尽全力百分之百的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是“事去而心随空",如果把心老是拴在一件事上,老是过不去,那就为事所累,就没有未来。凡事预先不做期待,事后也不担忧这件事情,所以我做任何事都没有预期。

  广州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不管是近代史上的革命,还是思想启蒙,岭南地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源地,思想发达活跃。多元性应该表现在各种文化都共荣共存,基于这种对文化多元并存的信任,我相信《论语》及孔子的儒家思想仍然会占有它应得的位置,我并不觉得在广东地区,儒家文化会受到一种排斥或者说边缘化。

  问: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您希望通过讲授《论语》心得,达到怎样一个目的?或者说您希望读者从《论语》里面吸取到什么呢?

  答:我讲这个《论语》,仅仅是想“半部论语修自身”。在我看来,《论语》是作用于每个人的心灵的,我并不纠缠在古奥艰深的字词字意的训诂解读上,也不要求把《论语》20篇从头通读到尾,只要一句话听者心有所感,怦然动心就足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每一个字词都要理解的很精确,这不是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平台的使命。何况孔子本来的态度就很宽和,学生问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就是宽容一点,内心更仁厚更宽和,你宽恕别人的时候其实你也就厚待了自己。学生听了这一个“恕”字就可以行之终身了。

  2我不跟易中天比较

  问:可以看得出您自己的态度是一种“事去而心随空”的宁静淡泊,但是外界仍然会给您许许多多头衔、称谓,比如女版“易中天”,您怎么看他人把您和易中天进行比较?

  答:庄子提出过一个境界,说“外化而内不化”,也就是说在外在的这个社会规则上,人能够随遇而安,顺应规则,适应角色;所谓“内不化”,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逍遥游》里有一句话“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就是“内不化而外化”的一个解读。我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的,但我相信大家的热情不是冲着我来的,甚至不是冲着孔子来的,他们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的血脉传统,关注的是自己的一个生存坐标系。

  我自己不会跟任何人去比,易老师是我非常好的朋友,是我的前辈,他非常提携我,大家在脾气性情上是很投合的,所以我永远不会去跟易老师比。易老师他的经历、历史观、沧桑感,这些东西都是我没有的。再说易老师出了那么多书,我是根本比不上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魏文公召见扁鹊,问他,你家三兄弟都学医,你两个哥哥医术怎样?扁鹊说,我大哥医术最精,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公大惊,为什么他们两个不出名?扁鹊说,我大哥可以在人发病之前就知道,提前用医术把病给抑制住了。二哥可以在刚发病时治好,所以大哥默默无闻,二哥仅名动乡里。我的医术最差,病人快死时下虎狼之药才能让他起死回生,人们以为我高明,其实病人已经大伤元气。

  人是要有自知之明的,我讲孔子,庄子这些都是圣贤,并不是把他们仅仅当作一个职业的,而是把他们的精神当成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么一点事情就开始沾沾自喜,我觉得我就没有资格去体会这些人的心灵了。

  问:那您个人觉得到目前为止,《论语》对您的影响到了怎样一个境界了呢?您参悟的道理有多少了呢?

  答:《论语》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影响了,我从四五岁开始接触这些东西,到20岁读研究生时专门研究古代文学。当一种书,一个人从4岁读到40岁的时候,它一定会变成他的生活方式,一种本能的反应和价值判断。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君子之学”它讲究的是一种生命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对它的体验、感悟乃至穿行历练。孔子说,人在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晚年血气渐衰,戒之在得。现在我已经对“戒之在斗”有所感悟,但还不能感悟“戒之在得”,不可避免会患得后半辈子呢。患失。《论语》是伴随每个中国人历练和成长过程的书,里面都是一些特别简单朴素的道理,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和“见贤思齐,见不肖则内自省”。《论语》对我来讲是一生成长中的相伴相随,现在我能参悟的可能连半部都不到。

  3我们的工作就是“剥开古典文化的坚硬外壳”

  问:我们听说您在大学里面开设《论语》并不是像《百家讲坛》这样,为什么选择从讲故事、说道理、拉家常这样的方式来阐述《论语》这部经典呢?

  答:首先是因为《百家讲坛》是一个大众传播平台,他所面对的大众都是些随意消费的,人们不是交了学费去听课堂,拿着小本做笔记,要拿到文凭的,他们只是把听课当作一种娱乐和消遣。《论语》对他们来讲不是学术上的一种需求,而是心灵上的一种有益的滋养,这是大众传播的平台决定的。第二个就是对于所有经典的解读永远都是当下的解读。大众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去做考据,也不需要做。对于今天的人,就是使这些经典有更多的现实价值。第三点就是在世纪之交,正是人们由于选择过多而空前迷惑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简单朴素的原则,需要一种恒定不变的标准让我们去辨认是非,真正做到智者不惑。

  问:换言之,您当初准备开始讲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受众,是有的放矢,有意迎合了?

  答:任何的传播都是带着受众的传播,没有受众的传播是无效的。就像你不可能在少儿节目里播放婚恋话题,也不可能在购物频道播放国防军事,受众的需求决定了传播方式,传播的前提就是对受众的尊重。我自己是搞传媒研究出生的,我一直想要做到的就是怎么样扭转我们原来那种高高在上的、宣传为本、单向传播的状况,而变为以深刻、有效、积极的互动与沟通为准则,来完成一种和大众的双向交流。大众的需求不仅仅是要去迎合,而是潜移默化中有引导,但是你首先必须适合他的口味。比如我讲《论语》,在大学讲要讲考据、讲版本,是严格的学术系统。而在电视上则要有故事,有主题。因为上电视必须考虑观众,要让15岁以上的中学生要听得懂,还要喜欢听。中华书局出版社的副社长顾青打过一个比方:古典文化其实是一个很好吃的果仁,但只有少数学者知道它好吃,经过历史的尘封和人为的因素,这个果仁被裹上了一层很坚硬的果壳。易中天他们做的,就是通过传播学的手段,把那层壳给剥开,让大众也知道果仁的香甜。我觉得《百家讲坛》的学者,用他们朴素、简易、坦率的语言方式直击人心,把一些经典的东西用一种情节性的承载,用直通人心的感悟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4“没读过《三国》的人《品三国》,没读过《论语》的看《论语心得》”,所谓大众传播就是这样

  问:也有很多人说现在是没读过《三国》的人在读《品三国》,没读过《论语》的人在看《论语心得》,现在人越来越懒于自己去探究而依赖他人的转述,您的讲授方式“譬如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您怎么样看这个问题?

  答:李双双曾经有句话,说可以先结婚后恋爱。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不允许你有那么多的生命和知识从容地恋爱,然后再结婚,直到生死不渝。我们面临着那么多的压力,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商品经济时代,人心遭遇的挑战、迷惑、波折不是一件小事啊!当面对孩子上学、买房子、社会福利等等现实问题时,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心思,有多少精力,去自己研读经典呢?所以我觉得大众传播这个平台就是给他这样一个先结婚后恋爱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中华书局出这本书的时候后面附有《论语》全部原文的原因。我所做的是一己心得的阐释,没有标准答案,我提供感悟的起点,但是我不提供终极结论,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感受。这是一种很宽和的方式,它适合今天的工作节奏。

  问:还有一种说法是您把《论语》简化成了一种人生哲学,《论语》还有更多的层面和涵义,您又怎么看这种批评呢?

  答:《论语》是微言大义,话说得很少,但是意义很深,是可以从多方面去解释的。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儒教”与释、道三家并立,再到一代代书生皓首穷经、囿于考据形成严苛的儒学体系,一部论语,在历史上被一次一次的误读过,被极度推崇过,也被打倒过,到今天,我们不如还它一个朴素的本身。论语还有很多种涵义,但不是在这个电视平台上承载的,包括我们选择的播出时间,国庆的时候是以家庭收视作为基础的,要考虑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在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中让大家心有所感。在一个多元信息化的时代,你不能去要求人们买来竖排本、繁体字的《论语》从最早一个注释开始读,不能以精英的要求去苛求大众,知识是要求分享的,分享是可深可浅的。我们不能指望电视可以振聋发聩,为别人的生命雪中送炭,能做到锦上添花,已经很成功了。所以我觉得,做电视节目不能让自己的使命负载太高,期待越高越容易失望,对大众最朴素的尊敬,可以还原论语最朴素的面容。

  5看看古代的圣贤,越发让人相信“快乐来自内心”

  问:您在授课中讲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幸福”,您认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幸福”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吗?

  答:追求物质没有错,但它不是唯一的。在这个物质世界上,人的精神中自我快乐的能力很重要。比如为自己住得差而烦恼,其实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你可以让心灵的快乐蓬荜生辉。就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真君子,内心洋溢着快乐,在任何地方都会满足。再比如陶渊明在《止酒》里说“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他的生活并不是桃花源,并不如意,但他仍然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内心的充盈和自由。

  最典型的代表是苏东坡。他被贬到海南时,仍很快乐:“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在岭南时,他生活艰苦,但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所以林语堂说他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包括孔子本人,他自己可以说在他的时代是并不如意的,甚至是失败的。对于生活,只要你的心灵是丰沛华美的,就能点化人间的贫穷和无奈,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

  6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

  问:您觉得这些年古典热、国学热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的您的灌输,《论语》真能为2000多年后今天的中国人提供心灵迷惑的指引吗?

  答:古代典籍能告诉现代人一些朴素的真理,让你返璞归真,了解最基础的人性,回归到中国人的生存坐标系当中。如儒家核心学说是仁,“仁”是什么?子曰:“爱人。”什么是智慧?子曰:“知人。”即了解别人。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能善待他人,能理解他人。这些都是朴素的真理。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我们今天的心灵迷惑,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已经解答过。现代人需要这样的朴素真理,因此经典热便是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需求。

  真正的真理不是从外部灌输的,而是从内心唤醒的,作为中国人,你无法拒绝你血液中的文化因素,《论语》的思想其实早已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处事之道中了。所谓唤醒只不过是把人人心中有、口中无的东西凝练成一句话告诉他们。

  问:您本人对孔子和《论语》的态度又是怎么看的呢?您觉得“圣人”、“经典”这些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词汇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答:为什么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意义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人。孔夫子一生号称弟子三千,其中成就七十二贤人。这些人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把孔子那种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也是一种教育。论语就是以一种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的弟子,

  我们说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出来,而不是从空而降的。

  我对孔子的态度是“敬而不畏”,圣人不是救世主,对圣贤经典急功近利的依赖,其实是善男信女的迷信。经典的价值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对之顶礼膜拜,而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人浸润其中。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所谓道不远人。

  问:《论语心得》也被很多家长用于孩子的教育,您会怎样把这些道理教授给您自己的孩子呢?

  答:我的孩子还很小,还听不懂《论语》,但我坚持认为,圣贤的起点是以个人本真的快乐,孔子的理想就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教育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方式。陈寅恪说过,人必先独立才有自由。家长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每一个年龄段的快乐的要求。对于学习,要让他自己有好奇之心去探究,而不是粗暴地剥夺孩子的快乐。孩子们如今面临外来的竞争是必须要顺应的,但是能不能用更快乐的方式去建立健康人格?有没有鼓励孩子的梦想?这些都是值得家长们深思的。

  问:那么您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给自己的人生打多少分?

  答:如果是100分的标准,我给自己的快乐打85分。我做着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有很多朋友,我能在不同的角色中享受生活。为何只有85分而不是更高?因为禅宗的境界,人生至极圆满在于“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样永远会对未来拥有崇敬和期待,像孩子一样怀有天真的梦想,最好的东西还在未来。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郭珊

  摄影刘力勤实习生梁炜培

  图:

  于丹在广州购书中心进行《论语》签售活动。

  刘力勤摄

  于丹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