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非我族类”的圣诞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09:04 南方新闻网

  说文解道之景凯旋专栏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已至,各商家照例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又一轮岁末大促销。不过,今年的圣诞节发生了个小插曲,几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号称“十博士”,联名发出倡议书,号召网友抵制圣诞节,要改圣经为耶经,改圣诞为耶诞,理由是“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

  我个人从不过圣诞节,也理解那些不过圣诞的人的想法。但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样的倡议,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读报纸上的各种革命倡议,赴边的,扎根的,一轮又一轮;又在大街上看人们拦住路人,剪裤管,烧西服,把街道名换成带有革命色彩的名字。头脑里于是蒙太奇,浑不知今夕何夕。是太阳底下本没有新鲜事,抑或我们这二十多年来没有任何长进?

  当年那个运动,叫“破四旧”,反“封资修”。细细数来,古今中外一切文化都在当反之列,最后只剩下张铁生的一张白卷。记得那时在农村,借到一本《安娜·卡列尼娜》,夜里读得有味,脸红耳热,结果被队长发现,挨了一顿批,说是满脑子的外国毒素。今天是不反封建了,那是传统文化,但仍然要反西方,那是霸权文化。阶级的内涵置换成民族的内涵,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尽管照“十博士”的说法,多数青年人对圣诞文化其实一无所知,远远谈不上思想上的认同,比起看《安娜·卡列尼娜》所中的毒要浅多了。

  该倡议的发起人称:“拒斥西方文化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必然命题和必要工作”。这自然是用心良苦,令人感动,但如果一个文化要靠拒斥他国文化来复兴,这文化是不是也太脆弱了?全球华人都过春节,也没听说哪个国家要禁止(除了从前个别亚洲国家),以防止东方文化的扩张。那些“非我族类”也毫无我们那种民族觉悟,逢到春节都要开车去华人区,看舞狮子龙灯,买点便宜商品,然后尽兴而归。文化交流是讲个平等的,所以我建议“十博士”,等到别国开始禁春节,再来谈禁圣诞节也不迟,如何?

  照他们的主张,来自西方的器物、观念和习俗,多了去了:元旦、五一、共和制、公历纪年、高速公路、互联网络,要禁也禁不完。何况还得考虑实用性,如果都像倡议书的结尾,采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那倒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在多元社会,“十博士”要抵制一切西方文化,这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问题在于,某些提倡国学的人,总想借助权力,把个别人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凡事都要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就未免有点大言欺世了。

  既然我们今天已经承认了多元化,就不应当内外有别。在国际上要求多元,在国内又要强迫一元;热爱自己的文化,却又反对一切外国的文化,逻辑上首先就不通。近日《参考消息》转载一篇文章,说中国人手中配备了两把万能钥匙,一把是“国际接轨”,一把是“中国特色”,涉及国际接轨的多是硬件部分,涉及软件部分的都是“中国特色”。那个外国记者满腹狐疑,说中国人真行啊,似乎永远有道理。我读了先是笑,继而想到他话中有话,他把部分国人看做是全体中国人的代表了——心里顿时悲哀起来。

  因为他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据新民网称,有六成的网友支持抵制圣诞节,即使那些支持过圣诞节的人也是理不直气不壮,一再申辩只是图个轻松、热闹,并没有受西方文化影响。好像一沾上外国的边,就成了汉奸卖国贼,就像当年不敢沾阶级敌人的边一样。

  南斯拉夫作家达尼罗·基希曾说,民族主义是一种盲目的激情,有这种情绪的人不在意他的家庭、工作,他自以为知道他的人民的基本价值,他对别的民族不感兴趣,一切民族对他都是异己。他整天想的就是,如何解决时代的问题,保护民族及其声望,支持其传统,执行公共使命。

  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