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时代的幸运儿 人生,在这里重新启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09:38 青海新闻网

  人生,在这里再度启航——寻访恢复高考后的我省首届大学生

时代的幸运儿人生,在这里重新启航
发黄老照片上那瞬间的微笑,成为永久的回忆,他们的人生在这里重新启航。

  青海新闻网讯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实现了上大学理想的学子们,后来成为改革开放的热情建设者。如今,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和中坚力量。作为七七届的大学生,他们有许多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在岁末,让我们倾听我省第一届大学生的故事。

因为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奋进的精神,见证着社会的发展。青山遮不住

  明年是中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30周年,编辑小祁要做一期反映当年高考生后来人生遭际的专版,他希望我给提供自己同学可供他采访者的名单。看过我给他提供的姓名、电话,他说,你的同学有出息呀,都是些教授、官员什么的。的确,按世俗的标准,他们都可以列入“成功人士”或“知名人士”的行列,在一个习惯于用职位、职称来衡量人生成败的国度,他们的命运的确比上代知识分子幸运得太多了,并且比当今那些批量生产、昙花一现的这星那星货真价实何止百倍。锡纯老师说,北师大百年校庆,当年的学生“衣锦还校”,部长、司局长各有座次,连学者也把声望和成就“折合”成官位。我的母校50年校庆,也是照方抓药,只不过职级都低了一档。我们有理由嘲笑这种“中国特色”,但这也的的确确表明,知识分子受辱,不得重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进入高校,更欢天喜地的是大学里的教师。文革十年,教师成了人人可得而欺之的阶层,甚至教师在讲台上小媳妇向婆婆汇报工作般讲着课,“工农兵学员”当堂就斥责他的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我们的到来,意味着教学秩序和师道尊严的恢复。我清楚地记得在隆重的开学典礼上,致欢迎词的老师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终于有了真正的大学生”———这句话是很伤人的,因为底下就坐着我们的师姐师兄,他们是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

  由于是集十年之精英,所以班上的同学年龄差别很大,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已是34岁,最小的17岁,正好差一代人。而数学系和政教系干脆把年龄超过30岁的另编成“老班”。听说在外省还有母子在大学同系同班的情况,这也算是特殊背景下的时代特色。由于大多学生已经工作多年,比如我,当时正值弱冠之年,在班上年龄算偏小的,但也已经有一年知青、三年工人的经历了。这些人上不了大学,大多是因为家庭,诸如父母是“走资派”及“家庭成分高”等原因,被视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而这正是我们当时一切不幸的根源。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多次向别人说起,我们这一代人,对邓小平有着更多的感激,是他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我们才有大学可上,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这时开始,身上背着“原罪”,被鄙夷地称作“吃屎分子”,夹着尾巴做人的中国知识分子,才试着伸直腰板,有了人的尊严。我最刻骨铭心的一件事就是,1978年的5月,我们班在黄河边的“五七”干校劳动,一天早上,广播里突然播出了那篇载入中国史册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黄河边和煦的暖风连同当时的政治气候,让我们深刻感觉到,时代的春天果真无可抗拒地到来了!

  到我们毕业,由邓小平设计的中国改革已是青山遮不住,虽然那时还是春寒料峭。有一件事情最让我有切肤之感:刚刚毕业到一所中学教书,就有人给介绍对象,说是解放商场卖肉的营业员。介绍人说,如果找了这位姑娘,今后就不愁有肉吃。想想我的那些“右派”老师,有文盲肯下嫁他们,近乎董郎遭遇七仙女,且大多遇人不淑。从这时起,读书郎又开始吃香了。

  30年,在历史长河不过白驹过隙之一瞬,但对人的一生来说,却几乎是生命的一半,尤其是中间这30年。前20年是人生的准备期,后20年不过是惯性运动。当年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的那批十年精英,已开始有人退休赋闲。就是那些被同学视为小家伙的应届生,也成了所在单位的老家伙。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七七届”这个特定的时代产物,往小里说,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大里说,无疑是中国当代史中最有深刻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文革”后千疮百孔的中国百废始兴,首先就是在这里打开突破口的。(王湘江)收藏夹里的首届大学生 -《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招生会,会期45天。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世界考试史之最

  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和布置下,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唯一在冬天举行的考试,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如果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共有1160万人。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百里挑一的精英

  1977年冬天,全国570万名青年开始争夺27万的大学生名额,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比1,与今天相比可谓是百里挑一。-极度的精神饥渴

  恢复高考招生后的首批大学生中聚集了沉淀10年的无数精英,也承载了人们对教育的无限期望,那些从极度精神饥渴中走出来的学子进入大学后,犹如饿虎扑食般涌向了书籍、涌向了课堂。-悬殊的年龄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入校后发现,班里同学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他们最爱开的玩笑之一就是,年长者对年幼者说:我都可以把你生下来。(祁万强整理)[1][2][3][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