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年轻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14:27 新民晚报

  ◆吴遵民

  校园里发生的对学生的故意冷淡、言语讥讽、公开羞辱等所谓的“冷暴力”的一些变相、隐性的惩罚事例,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对此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至今仍有教师认为对学生应该严格管教,所谓

“教不严,师之惰”;也有一些教师因为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致工作一忙、压力一大,就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不过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还是年轻一代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不久前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某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32.18%的教师存在“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存在“中度心理障碍”,而2.49%的教师已经构成了“心理疾病”。

  如果说以前教师体罚学生多是出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手段的简单和无知所致,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特别是保护青少年法律条款的颁布,这种体罚学生的行为已经大幅下降。而当今学校出现的变相体罚或“冷暴力”,其更多地是表现为教师在不良心理状态下针对学生的一种不良感情的宣泄、紧张情绪的释放和自律行为的失控,而非单纯的师德败坏或观念落后所致。如本市某区的一所小学,一位体育教师仅仅因为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没有按要求做一个体操动作且还做了一个鬼脸之故,就一怒之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扯下了这个同学的小队长标志。在事后的沟通中,这位教师承认,因为区里要来检查,因此情绪一时失控。根据这一特点,要消除当前校园内的体罚现象不能仅凭一纸禁令,关注学校的教育生态环境,特别是重点关注教师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时期,教育领域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教育体制的变革、岗位的竞争、新课程的实施等等问题,都对教师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而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舆论的关注及评价亦加剧了教师的紧张和压力。与此同时,我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实质关照却相对欠缺,如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检测和保护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教师的紧张情绪得不到合理的调节。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上一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开始走上了教师岗位,他们受自身独特成长环境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较其他年龄段的教师要差。而缺乏关心他人感受的意识和习惯,亦使任性、偏激的做法频频出现。可以说,人格上的不完善及心理上的不健康,是造成校园“冷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告别校园“冷暴力”,靠的是表里一致、双管齐下,不仅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也要关注教师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的心理特征要给予特别的分析、指导和疏导,而唯有这样,才能纯净教育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