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博士呼吁国人:过好自己节日传承民族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4日14:3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区健妍

  十位博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

  整个12月,中国各大城市因为圣诞节的到来而沸腾。

  也就在今年圣诞节前,一篇题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的公开信成为网上热帖。公开信的作者是10位来自中国十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在信中指出:“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其中莫过于‘耶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十博士郑重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

  记者日前特地采访了联名发表公开信的十位博士之一、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范碧鸿,希望探解事件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

  记:你们十位博士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把话题扯到了洋节日?

  范:我们彼此是学友,大都是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最近一个多月来,大家不约而同看到了当前中国社会对于圣诞节的一些过热行为,觉得不是很理性。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告诉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了。

  记:在中国,喜欢过洋节日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但这能说明什么呢?比如过圣诞节,很多人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未必是出于宗教信仰。

  范:我们看来,西方的东西进来,“冲击”只是表象,深层的原因还是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很多人都说,“其实我们并不信,只是跟着凑热闹”。这明显是一种“随众”意识,没有体现一种理性的反思。节日是一种文化,当中蕴含“民族精神”,但现在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心中,已经渐渐遗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淡忘了自己的文化与精神,这就是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

  记:你们不主张国人过洋节日?

  范: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反对过西方有宗教色彩的节日,我们对宗教自由、信仰是非常尊重的。但对于眼下年轻人传统节日文化的淡薄,确实又感到担忧,这是中国年轻人“民族自尊不强”的表现。他们年轻,对文化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很薄弱,担心他们长大以后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很淡漠,不利于今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记:有一种说法,洋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重视社会性和人文关怀,后者更重视家庭团聚和“三纲五常”,前者给人关爱、平等的感觉,后者则让人感到严肃和凝重。相比之下,现在的人觉得洋节日过得更贴近时代。你同意吗?

  范:这问题要辩证地看,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体系难以好坏论断。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很多传统节日,也是很强调社会性。比如春节互相拜年的习俗,就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庭。现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最大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内涵挖掘不够,二是形式变化不大。而西方人、特别是商家对于节日市场的操作则是登峰造极的。我们应该赋予中国传统节日更多的新形式,吸引我们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本土的节日。

  

十博士呼吁国人:过好自己节日传承民族精神

  图:圣诞节受到不少中国人追捧 陈文笔摄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