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是个很传统的人一一蹇人毅回忆父亲蹇先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10:08 贵州都市报

  

他是个很传统的人一一蹇人毅回忆父亲蹇先艾(图)

  “耿耿铮铮骨,清清淡淡人。风云收眼底,乡土飘诗魂”,这是科文辉先生所做,刘海粟大师书赠我父亲的一首五言诗歌,虽短短四句,却十分精辟地概括了我父亲的一生———他上世纪20年代跻身文坛,89年风雨历尽沧桑,面临坎坷波折从不弯腰,一生清清淡淡,两袖清风。

  关于我父亲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对我国乡土文学、贵州文艺事业的贡献,以及他教书育人的道德风范,就留给别人去评说吧,在我们子女心中,最值得怀念的和永久记忆的还是他的和蔼可亲、慈祥善良和对我们视则淡淡,实则深深的关爱之情。

  最后一个生日

  在我们兄弟姊妹4人中,我和父亲挨得最近。除了照顾他的生活之外,我们也谈些文学、艺术、教育的话题。值得回忆的时日很多很多。但是最令我难忘的是和父亲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那是1994年10月16日,午饭后,我和爱人、大姐蕴华还有我儿时的好友华祥夫妇先后来到家里。那天正好是个晴天,温暖的阳光洒满房间,更添几分生日的欢乐气氛。我们首先祝父亲生日快乐,身体健康,随即取出礼物。当我拿出两包雀巢奶粉时,他十分高兴:“你就知道我需要这个。”但旋即又带着几分责备的口气说:“买一般的奶粉就可以了,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南京的二姐给父亲寄来了毛衣,华祥夫妇买了一件衬衣,算是里外配套了。我们不顾父亲“怎么花这么多钱”的叨念,为他穿上新衣服。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诙谐地说:“穿得这样漂亮,看来我又要出国了。”

  我们和华祥夫妇都是教师,免不了要说教育,父亲很关心地问我:“你的特级教师证书领到了吗?”我赶紧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教师证书,递给父亲并告诉他,这也算是我的一件礼物吧!正好这时,南京的二姐打来电话祝父亲生日快乐,还告知父亲她荣获了南京市1991年陶行知教育奖。父亲在电话中说:“祝贺你,但你们都不能只图虚名,要好好干点成绩出来,做到名副其实!”

  晚饭后,为了让父亲早些休息,我们都道了晚安离去。但想不到这竟是和他老人家最后的一次晚餐,十天后,他便永远离开了我们。

  生活简朴对人和善

  父亲常说自己不懂科学,对现代化的东西了解很少。

  父亲上了年纪,为了生活方便,我们给他买了冰箱、洗衣机、电视、电饭锅等等,可是很多东西,他都不会用,他甚至为了节约电,晚上就把电冰箱的电给拔了。电视他也只是听听新闻,很少看。父亲一生只学会了一件家务事,就是用电饭锅做饭。他最爱吃水豆腐、榨菜肉丝,有次我们把这两样菜做好了,水豆腐热在火炉上,肉末辣椒蘸水放在电饭锅里,因为这两样东西没放在一起,老实的父亲就着蘸水就把饭吃了。他根本没想到要去看看厨房的火炉上是不是还有菜!父亲生活就是这样简单,我记得有一次省委领导来我家看望父亲,看到父亲一个面包,一碗米粉就打发了一顿饭,建议父亲去省委食堂搭伙,一个月只要60多元钱,三餐有保证。可是父亲还是决定在家吃。

  父亲最爱的事情是看书、写字、阅读英文小说或者背单词。他性格温顺,对人和善、厚道,对后人很提携。能做到以德报怨。这点是我最佩服的。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从未被父亲打骂过,无论什么事情,他都会好好说。我画画、写文章都是受父亲的影响。

  喜欢和年轻人聊天

  从小古典文学功底就很深的父亲外文也很好,也很好学。80多岁了还在背新单词。文革时,《北京周报》等外文报刊都停刊了。后来恢复出版,父亲就去订阅《北京周报》,他穿得很不起眼,一件很旧的老式对襟衣,人家就问他:“老者,你看不看得懂哦?”父亲听完了这话,也没什么表示,就用英语讲了10分钟的话。然后有认得他的人就对那人说了,这可是贵州有名的学术权威呢。我们听了觉得挺好笑,爱较劲的老头。

  虽然年轻时写过新诗,但父亲还是很喜欢中国古典诗歌,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他最喜欢的是唐诗。文革后,父亲抒发感情都用古体诗。

  后来为照顾父亲,我们搬来和他同住。他很喜欢年轻人,我的学生来,也爱跟他聊天。这些孙子辈的学生很尊敬他,但也有和他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父亲就说,嗯。你们聊你们的,我走了。

  不义之财不能收

  父亲是个很传统的人。一辈子为人正直善良,在金钱上尤其谨慎。父亲挂名的社会职务很多,社会活动也很多,像父亲这样的名人,参加社会活动,有的单位会给一定的报酬,但父亲从不收取。我记得有次某个厅级单位邀请父亲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给了他一个信封,当时他也没在意,回家打开一看,里面装了200元钱,他马上就要我们退回去。直到他去世,那个信封还在他的床头柜里,上面写了几个字“不义之财不能收”。

  当时,省内不少酒厂都曾邀请父亲做他们的顾问,父亲拒绝了,他说,我一个文人,又不懂酒,我去挂名就是欺世盗名。后来,一个酒厂要搞一个全省征集对联的比赛,父亲说,这个我还在行,我可以做评委。全省各地寄来了上千副的对联,父亲一一仔细看,做评判。比赛结束后,厂家给评委送劳务费,知道父亲不收钱,就送了一箱酒到我家,父亲也以不喜喝酒拒绝。那酒也不贵,一瓶就10来块钱,我在旁边看到送酒来的人很尴尬,就劝父亲收下了。作者:兰岚 姚曼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