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农热点:互助资金--安徽农民自己的“土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11:09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2月25日电(记者杨玉华)“互助组”,是半个世纪前中国农村农业合作化、集体化的一个象征;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一种新型的互助组织在安徽农村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它被打上了“市场经济”和“基层民主”的鲜明烙印。

  佛子岭镇佛子岭行政村的建国村民组,坐落在皖西霍山县大别山深处。这里竹林如海,高高低低的山坡上散落着30余户人家。“守着资源却没钱干事”是村民们最头疼的问题

:信用社借款,要抵押且手续复杂;找亲戚朋友借,也不容易。如果村里能有一笔钱供大家滚动借用,那搞生产、发家致富就方便了。

  去年7月,建国村的村民们终于得偿所愿。村里30户农民依托政府财政扶贫资金3万元、每户自愿入股100元,建立了“建国社区互助资金”,以低于银行的利息向农户有偿发放生产性贷款。股民们以一户一票的“纯民主方式”选出五人管理小组,用“互相监督、民主管理、循环使用、滚动发展”的模式,来经营农民自己的“土银行”。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互助资金是真正切合农村实际的“穷人银行”。村民贷款不需要抵押,只需找两三户有经济实力的农户联合签字担保,经资金共管小组审批并经公示,即可获得贷款。

  通过资金互助,如今,佛子岭的村民们搞起了毛竹、茶叶、板栗等经济作物种植,收入比过去大幅增加。一些农户不满足于初级生产,正打算联合开办毛竹加工厂。“如果没有互助资金,这些想都不敢想。”村民们感叹道。

  在政府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地处安徽大别山区的霍山、太湖、金寨等县农村,从2005年开始,创立了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己受益的新型互助组织——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这也是安徽省财政和扶贫部门探索出的一种财政扶贫入户的新方式。

  直接参与互助资金试点实施的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汪学越说,由于有效缓解了农民一家一户发展生产、创业致富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又通过引入市场经济和民主管理新机制,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这种新的互助组织和形式在试点过程中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据记者了解,所谓“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即政府注入一定财政扶贫资金“铺底”,农民自主、自愿地以自有资金入股,成立用于发展生产的基金,村民以民主的方式选出“管理小组”、以低于银行利率的借贷方式供加入互助组织的农民使用,从而可实现扶贫资金的“一次投入、农民持续受益”。

  汪学越说:“通过制度设计,唤醒了农户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村内外事务管理的热情。同时,还培养了村民的诚信意识,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此外,密切了干群和邻里关系,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太湖县新仓镇沙坝村罗东组养猪大户陈模友5月初在生猪价格锐跌的情况下,因为得到互助基金2000元借款购买饲料,解决了生猪存栏的燃眉之急。7月底生猪价格由每公斤1.4元上涨至2元,他家增收了5000元。

  据了解,太湖县目前已经在46个村建立了互助资金,覆盖农户2185户。最早实施互助资金的霍山县,已经在全县建立了114个试点村,有3260户农民借用互助资金,受益人口达11290多人。到期借款回收率都达到了100%。

  由于试点大受农民欢迎,安徽省前不久决定,在财政扶贫资金安排中对互助资金试点予以重点倾斜,并将试点工作在全省30个国家和省定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铺开。相关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