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法规硬,环保事故就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3:5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本报评论员 曾颖

  2006年12月26日,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发出《关于暂停审批泸州市新建项目的通知》,这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出台的对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地区最严厉的处理措施,这让媒体和公众看到了有关部门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本报今日02版)

  此次处罚,是依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委发[2004]88号)第三条规定进行的。该规定明确表明:凡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地区,从发生污染事故起半年内,暂停除污染治理项目以外的新建项目的审批。这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些人眼中并不太重视的环保“软”法规,此时强硬起来。而只有强硬起来的环保法规,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维护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认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与GDP之类硬指标相比,是“软”条规。对这些“软”条例和法规,大多都只是口头和纸面上的重视。大家只顾眼前的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用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并不太健康的GDP增长。其效果就如同饮鸩止渴,最终建立起来的业绩和经济模式,如同修筑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泸州电厂这次发生的柴油污染环境事件,从表面看是偶然,但其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的必然因素。该项目总投资4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6.86亿元,不可谓对环保不重视。但在试车时,却不通知相关环保部门,不制订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甚至连事故应急池都没有建成。如此的安全意识,出了事不是奇怪,不出事倒是奇迹。而事故发生后,估算泄漏量与实际泄漏量相差几十倍,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环境安全意识在某些人心目中的真实地位。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明白,环境这块短板,已成了阻扰我们经济木桶容量增大的主要障碍。牺牲环境发展的经济速度,是危险的甚至是自杀性的。因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必须让环境这块最易被遗忘的软肋硬起来。也只有让治理环境污染的法规“硬”起来,环境污染事故的势头,才有可能软下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用非常之手段,才能让环境保护这一环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而非无损大雅的毛发和指甲。

  希望这一次处罚,是一记令人警惕的警钟,让包括泸州在内的所有管理者和经营者都警醒起来,绷紧环境安全这根本不能有一丝松懈的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