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铁凝:应该有一颗作家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4:04 大河网-河南日报

  

铁凝:应该有一颗作家的心
中国作协主席向来由中国作家中的德高望重的泰斗级人物担任。此前两任主席茅盾与巴金,被认为是中国文坛的毫无争议的领袖。此次铁凝继任作协主席,创立了两个纪录:第一个担任此职的女作家,第一个50岁以下担任此职的作家。11月21日,在石家庄河北作协,《凤凰周刊》记者专访了新任作协主席铁凝。

  记者:这次作代会改选前关于作协主席的人选有不少传闻。您当选新任主席后,也

有人对您能否担此重任表示质疑,您如何看待?

  铁凝:这个我在网上都看到了,我觉得这些报道都是正常的。这个选举比我想象的还是好得多。毕竟这么大的一个文坛,毕竟我的前任是文学的里程碑。首先我跟他们确实没有可比性。这个位置甚至也不是非我莫属的,当代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家可以担当此任。

  我最终当选,至少有一点还是自信的,我是一个作家,30年来我坚持不停顿地写,文学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职业。即使有作家协会主席这个位置,我想最重要的我也应该有一颗作家的心。我没有资本,其实也就没有更多的负担。

  记者:最近辽宁作家洪峰上街乞讨的事件很多人并不同情,业内如何评价?

  铁凝:我还没听到,光急着开会了。洪峰我认识,他要是我们河北省作家协会的,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笑)这里面可能有一个隐含的问题,就是全社会怎么样看待一个作家的存在和作家的劳动。

  记者:您认为应当怎样看待?

  铁凝:从30年前没有稿费的时候,写一篇小说会得到一个笔记本的奖励,或者一本稿纸的纪念,一支钢笔已经不得了了,一直到现在我们可以市场价格谈版税,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中国有一个作家很勇敢,就是王朔。上世纪80年代的作家很钟情于文学本身,那时候文学也不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可是王朔就公开谈钱,说“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了”。作家的劳动和他得到的报偿应该是成正比的,应该是很光明正大地谈报酬。我觉得王朔还是很坦率地走到前面去了。

  像史铁生这样纯文学的作家,过得很清苦,耐得住寂寞,那么纯粹,而且他的文学是丝毫不退步的。他好像离商业的炒作很远的,虽然他也很需要钱,在中国文坛上还是有一批这样的人的。

  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上,我觉得作家该得到的利益还是应该得到的,至少应该跟他付出的劳动成正比。社会越进步,作家越应该得到尊重,文化的地位应该更高才对,当然文学涵盖不了文化,文学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者:现在各地方作协都在陆续推行各种改革举措,合同制和签约制正在取代传统的专业作家制度,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铁凝:专业作家队伍事实上确实已经缩小了。比如河北省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一直稳固在几个人。我们现在有更大批的作家是合同制。这个水是活的,没有铁饭碗。我们有个专家评审委员会,合同制作家两年一届来报名。他们原来有工作,是体制外的,可是实际上他已经得到了体制内的一些扶助。这个扶助不是说空话的,包括在这两年合同制作家期间,他可以不去工作,由我们来给他们发工资。

  还有奖励的机制,比如在全国的名刊大刊上很显著的位置发表了有影响的作品,合同制作家的管理机构文学院还会给他一份奖励,再给他一份钱。另外每年定期组织出去采风,请一些专家来讲课,和外地作家的互访等等。

  记者:您认为,中国作家协会跟世界其他国家的笔会或写作基金相比而言,有什么异同和利弊?

  铁凝: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华盛顿的文学疗法》。美国虽然没有中国作家协会的体制,但是有一个国家基金会,里面有一项基金就是资助青年作家的,鼓励很多青年作家一边写作一边去了解社会,鼓励他们给一些普通大众以及流浪的、精神有问题的人当志愿者,组织这些人写作文。有个内部刊物,好的作文会给发表。我觉得这很有意思。青年作家通过接触这些人了解了社会,其实负担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个国家基金会会给这些青年人一定的报酬,这些人还有优先深造的机会。所以你看像美国也有这种基金会,也在资助一些青年作家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中国作家协会我觉得有太大的优势了,因为有7000多名会员。每年要求加入协会的人还是很多,说明什么呢?这个协会本身还是有吸引力的。作家协会应该以作家为本,关键是不断地强化和坚定这种意识,可能事情就会好办一些。一个作家协会要面对7000多人啊,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很宝贵的群体。

  记者:不少人指出现今的文坛充斥着浮躁、功利、平庸、虚假,认为现在的中国文学对社会对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弱。您也如此悲观吗?

  铁凝:我认为不要抱怨大众。社会对文学的某些方面的失望一定是有道理的。我经常这样问自己,究竟是不是拿出了值得让读者喜欢的文学。

  文学最终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就是精神的高度,我有个同行说得好,“我赚钱是为了写作,但写作不是为了赚钱”。现在的生活是多元的。跟上世纪80年代比,文学从中心的位置退到它应该退的位置,没有必要悲哀。当然我个人也有些忧虑。我从来都不反对写小事。很多世界级的优秀的大作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其实也是从小事入手的,问题就在于他们通过小人物小事,能够有力量呈现给读者更大更广的社会现实。

  记者:怎样评价“80后”新生代作家和网络写作?您认为在现今的文坛,他们构成与传统文学、传统写作二元对立的格局吗?

  铁凝:我从来不敢小视任何新生力量,不管是网络的还是纸面的。因为我自己也年轻过,我发表第一篇作品时还不到18岁。我经常拿自己的起步跟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的起步比我高得多,而且我自己也做过网络文学大赛的评委。

  通过做评委我看到了一些无名的网络作家的作品,我喜欢他们那份情感的真挚。正因为他们很年轻,所以是不确定的。我觉得不能认为一切是定了性的。

  我有美好的愿望,我认为是有沟通的可能。当然其实说白了,文学是个体劳动,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流派,都在社会上能找到自己的读者群,任何一个再伟大的作家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读者。所以这也正是国家社会的进步。有这么多文学样式或者不同品种的出现,各不相扰吧,共同发展,又有什么坏处呢?⑥1

  (摘自《凤凰周刊》2006年第34期,杨舒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