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城市雾害有加重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7:50 南京晨报

  昨天的大雾不仅对南京造成了重大影响,据了解,这场来势汹汹的大雾对临近的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是什么导致了昨天这样的大雾?大雾对南京的天气、空气等有何影响?是否形成了灾害?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城市雾害有加重的趋势。

  数据 今年已出现13次大雾天气

  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南京已出现13次能见度小于100米的大雾天气,其中11月4次、本月3次,远超往年七到八次的平均值,为历史罕见。

  今年62岁的老南京张先生说,他在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记忆中这么大的雾只出现过3次。前两次分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具体时间记不得了。

  差别 浦口雾最少溧水雾最多

  气象专家认为,南京雾的增多是城市建设带来的一种“病”。南京大大小小的工地有2000多个,城市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扬尘,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50万辆左右,排放出了大量的尾气颗粒,还有燃煤颗粒等,造成了城市空气中粉尘极其丰富,为城市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造成大城市比郊县或乡村更容易形成雾。

  最典型的就是,浦口与南京仅一江之隔,但全年雾日却比南京平均少了42%。气象专家表示,南京也有个例外的地区,溧水县由于山脉连绵,境内山脉、丘陵占全县面积70%以上,由于地形的作用,雾天就比南京还多,尤其是秋季10月份,雾日比南京多一倍,比浦口多5倍。 奇怪 城市浓雾为啥比郊区晚

  让气象专家奇怪的是,昨天大雾的高潮并不守时,通常早上五六点雾气最浓,而昨天一直拖到上午10点、11点浓雾才出现。对此,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分析,此前一直是无风的天气,早上8点开始刮起了南风,把南方的暖湿气流输送过来,空气中的水汽骤然增加,加上阳光依旧被严严实实地包裹,导致雾气越来越浓。

  据了解,大雾晚点已不是第一次。今年12月14日的一场大雾也是拖到早上8点左右才来,晚点两三个小时。对于冬季大雾的习惯性迟到,气象专家分析,城市的“干岛效应”难辞其咎。城市林立的高楼、水泥路面阻断了空气中水汽的循环,地面难以吸收水分,也就不能大量地释放水分,造成城区的空气相对干燥,水汽达到成雾需要的水汽饱和的速度较慢。于是出现了冬季城区的大雾总比郊区晚1—2个小时出现。

  建议 控制扬尘加大绿化防雾

  “这样的雾现在已非常常见了。”省气象台一位专家透露,成雾的相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在98%-100%,但在城市,当相对湿度在80%-90%时就能出现雾,这主要与城市空气中吸湿性凝结核特别丰富有关。

  这位专家介绍,城市雾害的增多造成了形成大雾的天气条件增多,给城市交通、航空运输、供电线路等带来直接影响,同时由于雾天微弱物不易扩散,雾气中的颗粒粘附着很多有害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了威胁。这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城市雾害有加重的趋势。

  南京大学气象专家余志豪教授认为,为控制城市雾危害,南京应加大扬尘污染治理,控制汽车尾气,加大绿化。

  提醒 雾天莫晨练烟民悠着点

  专家介绍,城市上空聚集了大量的悬浮物,上面粘附着病菌,对人体的呼吸道有着伤害。此外,后天南京气温又将大幅下降,大雾过后接着大降温,感冒、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将会暴发,市民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预防疾病。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殷凯生主任提醒,晨练不宜过早,如遇雾天最好不要晨练。平时也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时间段内进行锻炼,此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相对较低;其次,吸烟者一定要悠着点,不抽或少抽烟,因为香烟所含焦油和烟碱会抑制气道纤毛的活动,消弱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外出应戴口罩,适时增加衣物。

  多座城市受大雾影响

  昨天,安徽、河南等地也从凌晨开始大雾弥漫。

  安徽省内的多条高速公路被迫关闭。铜陵、芜湖、安庆等地长江水面的能见度不足10米,航道管理部门对部分江面实施了封航,造成几百艘过往轮渡滞留。

  河南昨天遭遇了今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雾,京珠高速、连霍高速的多处路段被迫封闭。河南省气象台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河北南部的浓雾也给当地交通造成了影响。

  天津市气象台消息,12月24日夜间开始,天津地区的静海、市区、东丽、北辰、汉沽、津南、西青、塘沽8个观测站出现了大雾天气,其中静海的最小能见度在50米左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雾凇。受大雾影响,市区各条道路通行缓慢,除京沈高速公路外,途经天津的其他高速公路全部封闭,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全部航班延误。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