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禁摩影像记忆”系列报道之一:禁摩前夕的摩配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9:48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王翔实习生王锦彬摄影报道

  2007年1月1日,广州人最为熟悉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摩托车,将彻底淡出这座城市。摩托车在广州已经有约80年的历史了:1927年,全市拥有12辆摩托车。改革开放后,个体户带动摩托车在广州获得了巨大的发展,1983年全市有摩托车7万辆,居全国之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作为一种时髦的代步工具,飞速“飞入寻常百姓家”。2004年,

广州中心区登记有牌的摩托车四十多万辆,全市的摩托车有一百多万辆。但实际上广州的摩托车数量远不止这些,有关部门估算,“黑摩”数量几乎四倍于合法摩托车。如今,数十万摩托车终将止步于这座城市,成为广州市民的记忆,渐行渐远。

  从今天起,《城市快镜》将连续推出广州“禁摩影像记忆”系列报道。

  圣诞节的广州,到处人声鼎沸,歌舞升平,商家更是借此时机赚得盆满钵满。但与此同时,位于较场西路的置地大厦,偌大一个摩托车零配件市场内,除了老孔的上海幸福XF125摩托配件店还亮着灯外,其余的都黑沉沉地锁着门。老孔也因为没生意,整个下午借着一台旧式收音机打发时间。

  从1990年起,老孔就在较场西路做摩配生意,见证了这一带摩配生意的起起落落,也算是个元老了。

  1994-1996年间,是较场西路摩配生意最兴旺的时期,整条街密密匝匝的都是做这行的,商户一度达到数千家。“那时候,我们店里的生意最好时一天能做到十几万,一个月下来往往都有几百万,每天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顾客全国各地的都有,还有越南和非洲的客户。说财源茂盛通四海,那是一点都不假。”老孔说那时的较场西路一店难求,一个月几万块租金的铺面都大把人抢着要。

  1997年后,随着生产厂家送货上门、全国各地摩配市场相继建立,较场西路的摩配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现在做一年,还不如以前做一天”。老孔所在的摩配店由过去的三十多人减到现在的6个人,一天还只能“摸”个200块。幸好目前他在做残疾人专用摩托车的配件生意,目前还没有明确下文禁止这类车通行,所以还能再做一阵子,但也得开始计划转行了。

  置地大厦一楼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铺面,当时的售价是八十多万,而临街的铺面,价格更高达200万!大多数铺面都被曾经做摩配生意的个体户买断了,可现在这些昂贵的铺面都空着,本田、雅马哈、珠江、幸福125……只有橱窗或招牌上这些耳熟能详的字眼,才能让人依稀回忆起当年这里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了……

  较场西路上仅剩的几家摩配铺面,其中一家一个月前刚转行改卖自行车,看起来生意还不错,不断有骑摩托车的人停下来问价。“没办法,摩托禁了,我们班还得上、路还得走啊,接送孩子上学也要有个车子。”“买汽车?买得起,难养啊!”一名来买自行车的摩托车主说。店员告诉记者,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也能卖上十多辆。另有一个铺面转行卖起了玩具摩托车,瞄准那些有摩托情结的人,空闲时可以在家里开着过过瘾。

  

“禁摩影像记忆”系列报道之一:禁摩前夕的摩配街

  上图:禁摩在即,广州市的许多摩配店生意越来越差。昨天下午,较场西路上的置地大厦,偌大一个摩托车零配件市场内,除了老孔的上海幸福XF125摩托配件店还亮着灯外,其余的都黑沉沉地锁着门。

  

“禁摩影像记忆”系列报道之一:禁摩前夕的摩配街

  上图:一家摩配店转行卖起了玩具摩托车,瞄准了那些有摩托车情结的人,空闲时在家里开着过过瘾。

  

“禁摩影像记忆”系列报道之一:禁摩前夕的摩配街

  上图:有些摩配店虽然还挂着老牌子,却转行卖起了自行车,骑着摩托车来这里买自行车的人络绎不绝。

  

“禁摩影像记忆”系列报道之一:禁摩前夕的摩配街

  上图:较场西路上,大幅的YAMAHA摩托招牌下,如今已是眼镜店、旅行社的阵地。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