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努力推动工会送温暖活动创新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10:49 人民网

  同志们:

   今天全总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和四次执委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全国工会2007年元旦春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推动工会送温暖活动创新发展。协助党委和政府努力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

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在这次会议上,河北、天津、云南、福建等4个省(市)总工会和全国铁路总工会的负责同志将从不同侧面介绍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的做法、经验,各地、各产业工会要认真学习和借鉴。

   自1992年开展送温暖活动以来,在各级党委领导和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长期努力,送温暖活动已经成为工会组织为职工排忧解难的一个“品牌”,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已经从两节期间的走访慰问发展为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帮扶工作,从单纯的生活救助向就业服务、医疗救助、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延伸,在全社会的帮扶济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5年来,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多途径共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234亿多元,走访慰问了102.8万家困难企业和6599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密切了党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在全社会树立了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全国总工会决定,2007年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的主题为“扶贫济困解难事、温暖和谐进万家”,重点是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全总书记处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 一、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把济困扶贫送温暖与促进解决困难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全总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会在2007年元旦春节之前,集中力量对本地区困难职工群体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各地工会要深入企业,深入实际,深入职工,全面了解和掌握困难职工的数量、构成和分布情况,了解困难职工的需求和意愿,研究分析困难职工致贫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要将调查情况及时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报告,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解困政策的出台,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要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由于部分地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给困难职工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各地工会在调研中要予以高度关注,积极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障特殊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今后,要使送温暖活动成为各级工会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情、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每年都要结合送温暖活动,围绕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制度、成为惯例,使送温暖活动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 二、健全帮扶长效机制,把两节期间送温暖与实现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起来。两节期间送温暖活动是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的重要内容,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在社会保障尚不健全情况下发挥拾遗补缺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组织和机制保证。今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视察了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并给予充分肯定。各地工会要重视帮扶中心建设,充分运用帮扶中心这一载体,建立送温暖工作的长效机制。

   在今年的送温暖活动中,各地工会要认真检查帮扶中心建设情况,检查中央财政拨付帮扶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情况,了解帮扶中心的工作情况和问题。各地工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中央财政拨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管理和使用好帮扶中心的专项资金。要积极争取当地党政在政策、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帮扶中心基础性建设,进一步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并进行规范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帮扶内容,逐步增强帮扶实力,提高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切实发挥帮扶中心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窗口”作用,使帮扶中心真正成为党政所望、企业所需、职工所盼、社会认同的“职工之家”。

   三、明确帮扶工作重点,把全面帮扶困难职工与重点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各级工会在普遍进行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的同时,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生活困难的劳动模范、国有改制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因患大病或遭受重大灾害致贫的职工、零就业家庭职工和农民工群体的突出问题。各地工会要深入到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社区、工地中去,深入到独立工矿区特别是资源枯竭的工矿区中去。要针对不同的帮扶对象,采取具体的帮扶措施,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对零就业家庭职工及其他就业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体,要送岗位、送培训、送技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贫解困;对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要积极给予资金技术扶持,帮助他们自主创业;对因病致贫的职工应帮助他们积极申请政府的医疗救助,工会也要通过互助互济等方式给予相应的帮助。各地在送温暖活动中,要认真考察职工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确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总之,要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保障等多种途径,实实在在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 要坚持把农民工群体纳入送温暖活动范畴,掌握农民工困难人员的情况,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要继续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对节日期间坚持生产的农民工开展慰问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是2007年两节送温暖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全总已和铁道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联合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的通知》,各地工会要按照通知要求,抓紧部署,周密组织,特别是农民工较多的输出、输入地工会和企业工会,要主动加强与铁路和交通部门联系,全面掌握本地返乡农民工流时、流向、流量的基本情况,与铁路、交通部门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认真做好农民工平安返乡的组织、协调、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力争使他们能够走得及时、走得有序、走得安全。

   四、大力整合社会资源,把工会扶贫帮困与推动建立社会化帮扶救助工作体系结合起来。送温暖活动必须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与社会救助体系紧密衔接,努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协同的社会化帮扶工作格局。各地工会要加强与政府劳动保障、民政、财政、司法、工商、税务、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推动出台帮扶救助优惠政策,形成工作合力,拓展工会送温暖活动空间。帮扶中心要做好信访接待、政策咨询、就业帮助、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就学、法律援助和服务等工作,更好地为困难职工提供及时、便捷、有效的服务。各地工会要以中央财政划拨帮扶专项资金为契机,积极推动同级财政设立困难职工帮扶专项资金。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募捐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发动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不断壮大帮扶实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困难职工、为困难职工送温暖献爱心的外部环境。

   五、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把为职工办实事、求实效与营造良好氛围、扩大社会影响结合起来。各地工会在送温暖活动中,要坚持求真务实,办实事、求实效。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要坚持勤俭节约,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人员,压缩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困难职工身上,使送温暖活动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受职工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各地工会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送温暖活动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和主要成效,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努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爱困难职工、帮扶困难职工的良好氛围。

   2007年元旦春节将至,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节日期间的工作十分关心和重视。前不久,中直各部门开展了向灾区人民和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捐款捐物,为全党全国人民作出了表率。王兆国同志对做好工会两节期间送温暖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根据全总的统一部署,把2007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好。

   同志们,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会组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推动送温暖活动的创新发展,为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责任编辑:张玉珂)[打印正文][给编辑写信][E-mail推荐]努力推动工会送温暖活动创新发展">请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新闻检索  新闻排行榜1 大学生就业真的“难于上青天”吗?

  2 工会也可“流动”?试一试

  3 劳模应该得到更多尊崇和关爱

  4 别和当选为重庆市总工会副主席

  5 企业也应是道德建设的主体

  6 全国工会2007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正式启动

  7 云南举行企业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

  8 辽宁省总工会开展双节送温暖活动

  9 李毅中:有重大安全隐患时职工有权拒绝作业

  10 工伤保险是职业病治疗与康复的根本保障

    精品推荐

孙春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