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播内容资源整合策略初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14:41 人民网

  中国广播业经过系列化、专业化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共播出广播节目2264套,全年播出广播节目983万小时。①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市级广播的节目套数一般都在5个左右,而有些省级广播的节目套数则多达10个以上。广播广告经营数额不断上升,2005年,全国广告达到亿元以上的广播电台已经有12个。在这种态势下,广播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路径,资源整合成为现实的选择。对处于零散状态的广播内容资源来说,整合是市场的需求,是力量的重组,是平台的构建。本文就广播内容资源整合的策

略进行初步探索。

  一、以占领市场为目标,整合节目生产与创新

  策略1树立一个理念:为市场而生产内容,让市场指挥整合

  广播内容资源整合的目标在于占领市场。广播内容资源的整合不是一种简单的归类、拼凑,而是基于市场需求的一种变革。广播电台的内容资源是什么?一般说来,包括节目以及形成节目的要素,如新闻信息、采访素材、主持人、节目方式,等等。节目依附于什么?是时间。谁来消费时间?听众。听众形成了市场。所有的节目都应该围绕听众,也就是围绕市场来制作,因此市场是广播内容资源整合的目标。整合内容资源,就是使时间更多地为听众所消费,也就更多地占有广播市场。广播电台承担了制作节目和播出节目两个功能,为了播出而制作节目,使许多节目变成了时间的填充物。而这些只是被填充的时间没人消费,形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浪费的是时间,更是听众,是市场。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提出来,把为播出而制作节目变成为市场而制作节目,努力实现从一个地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为一个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华语世界的内容提供商、发行商和服务商。②这种理念的转换带动了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大规模的整合。

  为市场而生产内容,就要打破常规,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指挥整合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尤其对一些创新性的东西,要去顺应、接纳。去年以来,江苏音乐台的主持人由原来的20多人整合为10人,节目形态从原来1小时1档节目整合为3小时1档节目,这就是市场指挥的整合。因为市场不需要太多的主持人的声音,更需要音乐。江苏音乐台顺应这种要求,进行了类型化电台的探索,以音乐编排为主,主持人在每首歌曲之间只有20秒讲话时间。这种整合方式受到了听众的欢迎。据某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江苏音乐台收听率一直位于南京市场前三名。整合带动了节目形态的创新。在传统的节目形态中,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导,是节目的灵魂,节目中要突出主持人的形象、风格。而现在,听众、市场要求主持人在一些音乐节目中退居二线,让音乐代替主持人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节目样式在江苏音乐台已经不存在,上一个节目与下一个节目没有什么区别,都在同一格式下运作。可以说,整个台就是一个大的节目。这也就改变了对于节目的考量评估标准。一系列的工作都应根据这种市场指挥的整合而进行。

  有人认为,整合就是在收缩战线,缩小市场。为市场而进行广播内容资源整合,这种整合不是收缩,不是封闭,而是更加开放,更加面向市场。且不说外部整合本身就是市场的扩大,即使是内部整合,也是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在直播状态下,一个电台每天生产许多节目,一档有影响的广播节目往往播出一遍就消失了,其实节目的价值远远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让市场进行整合,只要这样的节目受到市场的欢迎,不仅可以大批量地生产,还可以再次播出,多次播出;除了本频率播出外,还可以安排到其他频率播出;除了本地区使用外,可以向外出售,到其他地区市场上播出;除了广播产品外,还可以制作成MP3、CD等音像制品,开发更广阔的市场。看上去生产的节目量少了,市场却扩大了。江苏经济台的《杨淮书场》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在江苏经济台和其他专业频率多次播出,并且出售到外省市不少电台。在这一点上,电视剧的生产与整合已经走得更远,广播可以从中学习很多经验。

  二、以力量重组为核心,整合智力与影响力

  广播内容资源的整合,表面上看是资源的重组,核心则是力量的重新布局。因为广播内容更多地体现在精神产品层面,所以这种力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相加,而主要表现在智力、影响力等方面。

  策略2整合智力资源,实行重点突破

  智力整合是内容资源整合的重点。广播内容整合不可避免要进行结构的调整,从组织形式到人员岗位都需要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都是力量资源的整合。力量整合不是简单地集中兵力,而是在兵力布局上进行调整,一些不必要的地方要减少兵力,而另一些必要的地方要加强兵力。力量整合也不是简单地作人员数量上的调整,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质量上,这种质量是通过智力来体现的。在新闻内容资源整合上,原来一条新闻几个频率都要派人去采访,是一种智力的浪费。如果把采访的力量节约下来,通过整合实现采访资源的共享,同时适当加强后期编排制作的力量,这样就可以生产出不同风格的节目产品。作为个性化创作的新闻或节目本身,一个记者、编辑或主持人智力是独自发挥的,把这种各自为政的力量聚在一起,就可以不仅仅为一个节目服务,而是为更多的节目、频率服务,为更大的市场服务。

  智力的不同配比,反映了一个台的整合策略,因此,在整合中要重点突破。根据各个台的不同情况,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重点加强某方面的力量。有的台策划较弱,可以通过整合加强策划。有的台采访很强,也可以通过整合使采访更强。凤凰卫视一向注重对智力的整合,重点在于进行明星策略,凤凰明星的培训与制造有强大的专业化包装队伍提供支持。

  策略3整合影响力,集中打造品牌

  一般来说,广播内容资源的品牌有三个:一个是节目品牌,一个是主持人品牌,一个是所在电台品牌。电台品牌又分为两个,一个作为制作单位的电台,另一个是作为播出单位的电台。品牌如何打造,要有重点有步骤。整合的目的,就在于打造大品牌。这些品牌是互相辅助又互相制约的。无论集中力量打造哪一个,都要在借助其他品牌的同时,力争摆脱其他品牌的制约。

  就节目品牌而言,要突破主持人的限制而独立存在,不因某个主持人的离开而受到很大影响。要突破播出电台的限制,成为单独面向市场、可在更多电台播出、甚至是更多媒体使用的品牌。就主持人品牌而言,同样要突破电台和节目的限制,不依附于电台与节目。真正的主持人品牌是超越电台和节目的。比如杨澜,她的主持人品牌超越了央视和阳光卫视,超越她所做的节目。就播出电台而言,工作重点在于播出的内容是具有整体品牌内涵的,如江苏音乐台淡化节目品牌和主持人品牌,打造电台的大品牌。对制作电台来言,关键在于生产出品的节目质量。

  当然,这几种品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个好的主持人可以成就一个节目,一个好的节目可以成就一个电台,一个好的电台可以成就一批主持人和节目,这些都已经被无数的案例所证明。这几个品牌都有各自的影响力,整合的关键就在于将这几者的影响力凝聚起来,集中打造一个,使之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从而带动整个内容的生产与销售。

  三、以构架平台为基础,再造数据库与机制

  广播内容资源整合的基础是在于平台。这种平台包括技术平台、体制与机制平台等。

  策略4构架技术平台,为整合提供支持

  技术的发展给整合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给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数字广播、手机电视等媒体都需要内容来支持,对内容的整合提出了要求。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才是取胜的关键。技术的发展也给整合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网络化、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内容整合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使用更加方便。数据库技术是内容为王的基础。新闻资源的整合必须建立在新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文稿共享的平台,没有录音素材共享的平台,整合就无从谈起。节目的整合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实现直播节目的自动录存与分类,节目的复播、加工、推广都是空谈。

  策略5再造工作流程,使整合成为常态

  伴随着整合进行的必须是机制的转变。整合之后,要求不同了,工作流程也就不同,考核重点、方式也应随之改变,这就是机制。传统的广播操作中,邀请一个明星在某个频率某档节目中做个专访就结束了,这种资源的浪费很大程度上缘于体制的割裂和机制的呆板。北京光线电视传播有限公司在节目制作方面,一个大牌歌星的采访内容至少能以不同报道角度进入《娱乐现场》、《娱乐人物周刊》、《音乐风云榜》,达到内容资源共享从而降低成本。

  策略6改变考核重点,让整合顺利进行

  任务考核方式、考核重点都会随着整合而转变。当多媒体数据库成为业务流程的基础,新闻信息资源在数据库平台的开发成为核心业务。新闻记者的功能有所转变,从原先的撰写单篇稿件转变为同时采集新闻资源,稿件、素材和新闻资料都成为记者关心的内容。记者要能够提供让多个编辑部、多种媒体采用的新闻资料和稿件,而不仅仅着眼于本部门、本条线。更重要的是,新闻信息被采用的频率将成为评价一名记者的重要指标。③从仅仅考核稿件,到同时考核新闻素材的提供和被利用,考核重点发生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合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5.

  ②中国记者.上海广电:一个关于整合的案例.转引自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352290.html .

  ③赵子忠.内容产业论—数字新媒体的核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

刘福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