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南京的大雾中呐喊(三家村晨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1:58 江南时报

  南京的专家说,在大雾天气,应减少外出。对这样的忠告,我表示审慎的欢迎。对于一个不得不每天披星戴月往遥远的小窝赶的人来说,如果吞两口颗粒物,闻两下雾之味是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我不进大雾谁进大雾?”

  已经有南京的老人说,从前天到昨天凌晨的几场大雾,是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昨天凌晨时分,雾的暴力达到了顶峰,城郊的公路上,两三米外便看不清东西,一辆又

一辆巨大的运货车干脆停在路上,一步也不敢挪了。很难看到走路的和骑车的人,你站住了,就会成为一座孤岛,你行进,又仿佛到处是悬崖。没有一点人的气息。而这样的感受,这个月的中旬,城市刚刚赐给我们一回。那一次,新闻报道说,南京有7条公交线被叫停,而大雾之中5辆车被撞了……

  我的朋友昨天下午见面时用“阴曹地府”来形容当时的环境。另一个朋友则连说“恐怖得一塌糊涂,真想大声喊出来”。

  为什么最终不喊出来,为了心中的压抑,为了心中的愤怒,或者即使是为了壮胆?余华先生在细雨中呐喊当然不是一种矫情,但是,在大雾中呐喊可以离矫情更远。是的,无可名状的恐怖,撕裂了城市的交通、城市的心情,以及城市的面目。但是,我只见一辆又一辆巨大的运货车停顿,没有人发出任何声音。

  那么为什么不能呐喊?这涉及到一个我们从未认真思考的命题,这就是雾非雾。当雾以暴力的形式出现,被雾“条块分割”的、需要为生活奔波的人们闻所未闻,束手无策。如果他们一直只能听到“雾天不出门”的忠告,那么废话虽不会害人,但也不会授人“抗雾”的武功。

  未认真思考的命题,其第一个情状,是“雾”长期以来被错误地以文化性示人。《三国》里诸葛亮趁浓雾向曹操“借”了十万多支箭此中的雾蕴涵着一种文化的味道,供千百年来的后人细品。最显然的例子,是出现在80年代中小学生作文中对雾的温馨描摹,以及近年来“雾都伦敦”这样的字眼以商业的眼神进入国门并俘获人心的现实。但雾究竟是什么,科学的解释是:雾是由大量的细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气层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变坏的水汽凝结现象。这么一个“弱小”的东西,却搅得鸡犬不宁,甚至人人自危,是值得思索的。

  其第二个情状,是农耕社会背景下的雾不同于工业化背景下的雾。“雾都伦敦”之雾在工业化革命席卷之前,也许和80年代中小学生作文中的雾有着同样的可赞美性,但是,工业化衍生的污染改变了雾——老舍先生曾客居伦敦,他眼中的伦敦的雾是“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而距离老舍先生客居伦敦前不久,1873年12月7日到13日,雾锁伦敦,致近千人死亡……

  正是这段记忆,使我们不会为南京的大雾有可能制造“雾都南京”沾沾自喜,反要为与这个称呼擦肩而过而庆幸。《三联生活周刊》曾报道说,中国正在进行除雾运动。专家们特别提到“北京雾中所含的碳酸根和硝酸根,是西双版纳雾中的上千倍”,这还能称作本色的雾吗?今天我们必须从强烈地感觉到“雾害”开始,铲除“雾害”后面的其他“害”。

  《金陵晚报》在报道这场雾时说,2006年即将结束,前面南京追求全年良好空气质量达310天的计划已经落空,而突然到来的大雾使305天的计划也“雪上加霜”。

  雾或许有罪,但真正的凶手是人,它只是背了一个黑锅。城市有必要剥掉虚弱而虚荣的外衣,更加清楚地看见自己的伤疤。

  需要在大雾中呐喊,为的是听到,除了为生活必须在雾夜中奔波的人们之外,其他人的共鸣。

  作者为本报首席编辑。

伍里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