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守候“前沿”不言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2:58 江南时报

  今年26岁的江苏省泗阳县公安局裴圩派出所瓦房警务室社区民警刘波,自2000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在基层派出所一干就是6个年头。他始终爱岗敬业,秉公执法,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神圣职责,他用“一片丹心献警营,守候前沿不言悔”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赤胆忠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勾画了一幅优秀共产党员的精彩画卷。

  2006年是公安部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开局之年。今年3月份,刘波调入泗阳县公安局裴圩派出所瓦房警务室任社区民警后,他大胆创新,革故鼎新,根据上级“三基”建设统一部署,立足警务工作前沿哨所,创新思维,勇于实践,摸索出“一套警务电子图两级社区巡逻队三项治安管理”的“三精心三转变”的农村警务工作方法,切实履行社区民警“五项职责任务”,深深扎根农村“广阔天地”,为“农村留守人员”构筑“安全和谐家园”,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工作目标,得到了省厅、市局的充分肯定。

  泗阳县公安局裴圩派出所瓦房警务区地处裴圩、新袁两镇交界处,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877人,工作对象46人,重点企业3家。为了“经营”好自己的“责任田”,爱动脑筋的刘波常常是夜不能寐,在工作中摸索辖区管理的捷径。一天夜晚,刚刚眯上眼准备入睡的刘波,脑海间忽地闪现出一幅图画,整个辖区全部包含在画图之内。对呀,我要是精心制作一套警务“电子图”,描绘辖区状况,再按需搜集信息,进而把图中的一切“消化”转变成社区民警“脑电图”,一切工作不就得心应手了吗?他认为:制图的过程也就是熟悉辖区情况的过程,就如行军打战要有“军事地图”一样,社区警务工作绝不能少社区“警务地图”。有此想法后,他开始进行入户调查和信息采集,同时携带数码相机、制图板等物品,以步行代替标尺进行丈量,按照自然村落、主要道路、重点场所等进行部局,按照比例进行制图,按照工作需要进行编号,按照层次进行标色。经过3个月努力,终于制成包括平面图、村民居住图、巡防网络图等“瓦房警务室警务电子系列图”。从平面图上可一目了然看到辖区的每个自然村庄位置、主要道路桥洞、重点企业场所、变压器等易被侵害公共设施。通过点击连接,村民居住图可查看每个村民坐落及农户编号,可查阅每户人员构成、个人基本情况、出行动态、违法记录、电话号码等以及交通工具、自行安全防范等级、家庭概况等个性特征和守法层次,如无违法记录的守法户标蓝色,对有重点人口户标红色,对困难户标绿色;巡防网络图可看到每个村庄、道路、桥梁、企业、场所、变压器等现场照片、基本概况等信息。刘波将制图工作与入户调查同步进行,制图工作并没有增加工作强度,反而能引导和理顺其工作思想和方法,做到“信息变则图变,图变则工作重点变”,努力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跟着形势变”工作目标。在制图的3个月里,刘波平均每日步行10里路,步行走遍辖区7.6平方公里面积14个村庄,11家企业场所,369户,现在他根本用不着看警务“电子图”查阅,辖区纵横交错、阡陌交通已深深地印在其脑海中。一段时期,裴圩派出所辖区的瓦房、和平、陈石社区先后有6户居民家中财物被盗,损失2万余元,群众人心惶惶。刘波迅速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排查,在确定陈石重点人口邵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后,立即对其进行传唤,不但破获了系列盗窃案10余起,还破获抢劫案件一起,挽回经济损失1万余元。至此,瓦房社区再没有发生过类似案件,人民群众又恢复了以前的平静生活。

  警务“电子图”做好后,他又精心组建两级辖区“巡逻队”,据情巡逻防范,控制辖区发案,进而转变成留守人员的“救助队”。瓦房警务区具有面积较大,村庄相距较远,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且处于两镇交界,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等特点。去年发生盗窃、诈骗等刑事案件6起,治安案件16起,外出务工人员不放心,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较低。为了控制发案,增强群众安全,提高群众满意度,刘波结合实际,积极争取村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配合,迅速组建村组干部、村庄居民两支义务治安巡防队伍,并参与巡逻,进行业务指导。一是充分依托村委治安巡防资源,建立由村支委领导任组长的村级治安巡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除了负责制订治安巡防工作计划、巡逻值班表外,还负责指导、检查、参与治安巡防工作,并通过治保会等组织协调、动员,带领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参与农村治安巡防工作,以制度来规范巡逻防范工作。二是开发自然村庄的治安巡防资源,按照村庄的分布,将辖区划分14个巡防区域,从每个区域居住人口中分别选威望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1至3名为“区长”,因庄制宜、因地制宜把村庄划分成若干个联防区,组成戴红袖章的“邻里守望”队伍,在家门口乘凉、晒太阳、洗衣服时,遇到陌生人或可疑人员时,主动上前打招呼,让有违法犯罪意图的人产生恐惧感,从而打消违法犯罪念头。同时兼任各个村庄的民事调解信息员、治安巡防联络员、红白理事会会员。调解本村庄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和违反村规民约的事件,协助警务室民警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工作中,刘波实时对辖区治安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指导两级“巡逻队”,制作形式多样“警方提示”、“防范指导”等,张贴在每个村庄设立“社区民警刘波友情提醒栏”上,提高群众自防意识。2006年6月25日夜,刘波带领的巡逻队在巡逻至瓦房与新袁交界处时,发现一名男子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形迹可疑,遂对其进行盘问,对方闪烁其词的回答暴露出自己“不干净”的身份,原来手扶拖拉机是刚刚从邻村偷来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束手就擒,就这么一问就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元。

  刘波在完成并充实以上的做法后,又精心做好三项治安“管理员”,掌控社情动态,服务辖区群众,进而转变成辖区群众的“贴心人”。他首先紧紧抓住人口管理这根主线,逐步摸索出“三个四”高危人群管控、“流出人口全程跟踪”等适应形势需要的人口管理工作模式。“三个四”高危人群管控,即通过了解社会关系、车辆违章信息、户籍管理、“二代证”办理核对信息等“四个方面”查找高危人群;委托实际住址管理、办理双列管手续、记载委托管理的详细情况、加强信息沟通等“四个环节”有效衔接;采取活动场所管控、交往人员管控、依靠社会力量管控、双向管理管控等“四个管控”实现动态管理。通过工作,已列管高危人群46人,重点人口9人。工作中,刘波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之机,依托村委,组织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法制培训,培训结束后,签订《遵纪守法责任书》,开具《外出务工人员守法证明》,发放《平安卡》各2000余份,组织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其次是紧紧抓住掌握社情民意这个重点,为上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刘波认为警务室是公安机关最基层、最前沿的“哨所”,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是社区民警的重要工作。工作中,刘波设立了警情分析、维稳研判、治安动态、群众反映等9大类栏目,实行维稳、刑事、治安三级预警控制制度,加强与周边警务室联系,及时收集群众所思所想、研判倾向性、区域性治安问题,预测违法犯罪趋势和动向,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警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与兄弟单位信息共享,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今年以来,收集各类维稳、绩效信息90条,提前化解各类矛盾16起。三是紧紧抓住开展群众工作这个抓手,服务群众,融洽警民关系。在开展群众工作中,刘波切实做到“五心”、“五百”、“五项”。即知心、公心、耐心、贴心、交心;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熟百家事、交百家友、解百家难;上门服务、主动服务、预约服务、留言服务、传话服务。在接待群众中做到一副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条登子请坐,一片热情办事,一句走好相送,并通过发放警民联系卡、设立警民联系箱、警方提示栏、定期向居民代表报告等有效形式,自觉接受监督,及时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刘波也就真正变成了辖区群众“贴心人”。今年10月,许多务工人员回家办理二代征,早晨早早就到派出所排队,晚上有时排队等到九十点,给群众造成了很大麻烦,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刘波根据特殊情况,将急需办证外出和留守人员进行编序专门安排时间组织群众办理,既提高了办证效率,也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在二代证下来后,他又到居民家中,逐一为居民发放身份证,通过送证上门,辖区居民的怨气全消了,对派出所的做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农村是个大舞台、大家庭,刘波立志社区警务工作,立足瓦房警务室,依托农村“大舞台”,扎根农村“大家庭”,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来谱写人生不平凡的篇章,实现了一名社区民警人生价值。

  今年以年,瓦房警务区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仅发生治安案件8起,同比分别下降了100%和50%,调解各类纠纷135起,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上升,两级义务巡逻队员从开始不愿参加到现在积极参与。目前,刘波根据辖区发案较少、治安状况较好、外出人员较多、留守人员较弱的情况,及时调整两支队伍工作重点,从重点开展巡逻防范转变成帮扶辖区重点困难户,营造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氛围。本报通讯员 陈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