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铁”抢通车的玄机(台岛夜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3:2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久前针对高速铁路通车问题,台“交通部”官员出面宴请“履勘委员会”众委员。委员之一杨永斌是台大机械系教授,据说入席之后问的第一句话:“诸位认为‘高铁’安全吗?”

  席上众官员及众委员没有一位吭声,一片沉寂。显然“履勘委员会”对“高铁”有很多的地方不认可。之后传出有人指责,“交通部次长”何暖轩一路为“高铁”护航过关,

何“次长”简直就是“高铁”的内部员工,何暖轩拒绝响应。

  “交通部”却在圣诞夜宣布,“高铁”已达到营运标准,将核发营运许可证,将在明年元旦正式通车。何暖轩在声明中表示,逐项检视已确认了台湾高铁公司,就“履勘委员”要求之各事项做了改善,尽速核准台湾高铁公司通车营运。

  就在同时,“高铁”内部传出一份英文资料,爆出“高铁”的隧道内缺乏警示系统,10月底“高铁”还有号志和机电方面的缺失。“高铁”当局在响应之初说那份资料是伪造的,后来又改口指那份资料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交通部”对这个问题采拖延战术,不予响应。“高铁”又承认以前确实有些问题,如今问题都经过改正,可保无虞了。

  最令人费解的是,当记者追问何暖轩:“愿意为‘高铁’的安全背书吗?‘高铁’现在安全吗?”何只说:“刚刚在记者会讲过了,不回答了。”

  记者催逼甚紧,他要下属代为答复,某官员只说他带着自己80多岁的父母乘坐“高铁”试车,事后老人家觉得很安全。那是两位高龄老者的意见,不是官员的意见,更不代表专家的评断。看来“交通部”的上下官员没有一位敢替“高铁”打保票的,一只球被推来拋去,但是元旦通车的决定,他们很果断地作了决定。自己都不确定“高铁”的安全性,就核准营运,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所以台湾的民众都在不断地问同一个问题:“乘坐‘高铁’安全吗?”

  “高铁”试车发生了一系列的大小事故,“履勘委员会”在前几个星期提出的各种质疑,真的都解决了吗?究竟如何解决的?“高铁”完全未向大众一一说明。“高铁”似乎只在疏通“交通部”方面下功夫,只要营运许可证核发到手,头过身体就过。

  建设了10年的“高铁”系统,波折甚多,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都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高铁”由原来法德合作的欧洲高铁系统得标,后来转为日本的新干线系统,被人谑称为“八国联军”。据说由欧转日的主要原因是欧洲高铁提出的核心机电系统要价过高,要1500亿元新台币,“高铁”不能接受。公开招标的结果,日本新干线以1000亿元新台币的低价得标。但这是对外公开的说法,内幕消息传出,“高铁”选择日本系统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李登辉私下和日本达成协议,以“高铁”交换日方准许李卸任后访问日本。当然日台双方都对此事矢口否认,但是新干线列车今后将在台湾行驶,李登辉也访问了日本。而欧洲高铁对这种违约行为非常愤怒,向国际机构提出告诉,要求台湾“高铁”赔偿8亿美元的商业损失。最后双方在庭外和解,“高铁”赔偿8900万美元,结果使“高铁”延后通车一年。

  从台湾民众的立场来看“高铁”,采用什么铁路系统都无所谓,但是高速铁路系统一定要保障安全。一般人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都不多,也问不出什么关键性的问题来。不过欧洲系统与新干线系统截然不同,它们在机电方面、控制方面和计算机软件方面等会不会产生无法兼容的问题?如果发生了这类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决不可以认为老百姓不懂就唬人家或不理会,任何艰深的学问,都可以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大众解释清楚。“交通部”官员不肯为“高铁”安全背书,“履勘委员会”也对安全问题存疑之处颇多,可是为什么要抢在2007年元旦不顾一切地通车?

  “高铁”数年来老听到有融资的困难,原来的几家大股东都裹足不前不肯再掏钱,每回都由民进党当局变相地拿公家的钱投入“高铁”,使原来BOT结构变质,当局成了最大股东。说官商勾结太难听,但是这官商之间究竟是怎么个关系呢?老百姓都很想知道。

  (作者系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秘书长)

马康庄(台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