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找到新“家” 沪民间收藏民间艺术“绝处逢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3:41 中国新闻网

  

找到新“家”沪民间收藏民间艺术“绝处逢生”

  12月12日,正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民族传统文化创意项目引人注目。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创意表演是“文博会”表现项目之一,展会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融入现代文化的演出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创意嘉年华的展示打造中国知名文化品牌。图为博览会上中国民间传统木偶戏的表演。中新社发 钱兴强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姜煜)苦于没有场地的上海民间收藏家、自沪上仅有的民俗表演场所“大世界”关门歇业后“到处流浪”的民间艺人,如今终于找到了“家”。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今天透露,上海首家民间收藏博物馆及首个民间艺术表演区正式落户东方国贸。

  上海的民间收藏家数以百计,藏品涉及烟盒、火花帖、酒瓶、钱币、算盘、创刊号、钟表等各种领域,不少藏品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其中亦不乏珍贵文物。但由于场地所限,上海的民间收藏一度前景堪忧。

  民间收藏家赵金志说,他原先有一百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当时是其所在单位腾出来的地方,但自从那块地方拆迁后,他的两万余件藏品只能屈居家中,部分藏品已遭损坏。据蝴蝶标本收藏家郭龙生介绍,由于没有固定展览场地,他只能带着展品“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如今有了固定展馆,他的四百多种蝴蝶标本再也不必受颠沛流离之苦了。中国女红收藏家朱昌晨也说,自己的精心收藏以前只能摆在家里“孤芳自赏”,如今终于可以与人分享了。

  捏面人、剪纸、草编、民间乐器……这些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于现代人特别是孩子们来说已渐行渐远。对此,曾在“大世界”表演的民间艺人周松根非常痛心:“如今我们只能‘到处流浪’。其实我们还是很受欢迎的,在黄浦江边的观光景点表演时,天天受国内外游客追捧。”

  此次东方国贸将一百零八位民间艺人聚集起来,在其打造的中国内地最大的“儿童探索博物馆”里开辟民间艺术表演区,使孩子们得以感受老上海特有的民风民俗。

  东方国贸董事长任伟民表示,因为缺少扶持,中国的民间艺术日渐式微,东方国贸经过十余年的奋斗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如今是回报社会的时候了。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这样的事业中来。(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