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洁雯:容易受伤的女人(萍踪侠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3:4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洁雯:容易受伤的女人(萍踪侠影)
多哈亚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中,杨维、张洁雯这对擅长进攻的“广州姐妹花”不敌同门高崚、黄穂的组合,未能实现“大满贯”的雄心。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的记忆,她们已是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双料冠军”,以及她们在九运会上击败羽坛“神话组合”葛非、顾俊的成名之战。

  “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洁雯,洁雯!”对着镜头,张洁雯挺直了腰杆,摆出最灿烂的笑容。直到笔者按下快门,她才转身回应身后的呼唤。这就是张洁雯,自称有些“男孩子”气,没有奥运冠军的架子,从来不会拒绝球迷的要求。

  张洁雯真正进入人们视野是在2001年九运会上,她与杨维联手,让当时的羽坛“神话组合”葛非、顾俊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使得2002年国家队在考虑女双新组合时,很自然地将她俩作为第一候选。两年后的雅典奥运会,她们用一枚沉甸甸的金牌告诉世人“你们的选择很正确”。李永波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她们是继葛菲、顾俊之后,中国最好的女双选手!”然而,张洁雯对于外界的各种赞扬显得很平静:“我们还不能与葛菲、顾俊相提并论,她们那时候是见谁灭谁,我们没达到这种境界!”

  多哈亚运会失利了。在赛场上,胜负实乃兵家常事。进攻型的张洁雯具备攻击力强、移动速度快的优势,但技术不够细、防守不够稳健成了她的软肋。她心里清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脚踏实地地走出来的,她相信自己还有一段路要走。“我的格言是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所以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实力,一定会成功。”雅典奥运会临战的前一晚,张洁雯正和朋友在奥运村麦当劳谈天说地呢。

  为何受伤的总是她

  因为有个羽毛球“发烧友”的妈妈,张洁雯8岁就进入广州体校,初中、高中就读的也是羽毛球传统名校。1998年的世青赛桂冠让张洁雯一度看到了进入国家队的希望。然而,令她沮丧的是:“两个人一起拿的冠军,可人家留下了(谢杏芳成为国家队单打选手),我却得灰溜溜地一个人回广东。因为我有先天性的贫血。”幸而她坚持下来了,一年后如愿进入了国家二队。

  但是,外表高大结实的张洁雯还是没让她的搭档少操心。用杨维的话就是:“中看不中用,关键时刻掉链子。”九运会前,洗澡时不甚滑倒,脚上磕出了一道小钩。备战苏迪曼杯时,切除了足有15厘米长的阑尾。赶上了“苏杯”,回来训练时又把腰给扭了,耽误了日本公开赛……“乐观一点,小伤不断大伤不犯嘛。”不拘小节的张洁雯如是安慰自己和搭档。在杨维这个“大姐姐”眼中,张洁雯是有点“孩子脾气,马大哈”的。但是,她也有细心的一面:“我喜欢十字绣,这是锻炼运动员耐性的好方法。”

  喜欢发短信的张洁雯有一个只要听过一遍就很难忘记的手机号。她很干脆地把手机号告诉了笔者:“欢迎来短信!”中国羽毛球队多哈归来,又投入到一系列训练中,期待着能用短信和张洁雯再“侃”一番。

李 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