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帮子女甩掉“保护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3:58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最近发生在身边的几件小事,不由得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虑之中。

  其一:刚刚步入高中的儿子,团组织关系需要从原初中转到高中学校。本应是他自己干的事,却再一次由我代劳。原因是:学校根本没有考虑给学生自己办理的时间。他们学校团支部大门上,醒目地贴着告示:周一至周四上午9点~11点办理。为此,我建议学校,是否可以更改时间,让孩子锻炼一下自己。不料,遭到拒绝。理由是:没有必要把孩子的时间

浪费到这上面。

  其二:我有一位朋友,儿子是西南大学的大二学生。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儿子电话告急,他的银行卡和饭卡全部丢失。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他全然不知如何处理,他不知第一时间向银行和学校报失,而是等到晚上向妈妈求助。

  其三:我的一个亲戚,其女儿4年前考入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今年大学毕业留京工作,户口和宿舍都要从学校迁到新的单位。自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她,面对实际生活茫然无能为力,只能由任劳任怨的父母,请假赶到北京为她安置一切。

  几件小事,令我叹息。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在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时,却忽略了许多非智力方面的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少对他们进行实际生活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训练和帮助,很少为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的天地以及施展个人才能的条件。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提出,但是,家长和学校注重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很多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没有了童年的乐趣,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无形的桎梏下无影无踪。多少学生无奈地呼唤:生活应该是七彩阳光,而照耀我们的仅只有一缕阳光——学习,学习,再学习!于是,我们学子的自我意识、动手能力、创新精神脆弱不堪。再加之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备至,宠爱有加,一个个大都成了温室里的小花朵。致使许多孩子缺乏基本生活能力,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迷茫不知所措。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一个中学生或大学生连起码的独立生活能力都没有,那怎样谈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呢?古语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立自强是年轻学生的豪迈誓言,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创新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为了能够尽快使年轻的学子们甩掉“保护衣”,自觉地接受社会和生活的磨砺,让我们都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氛围吧!⑤5

  □赵体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