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韶山精神致富韶山 毛泽东精神让家乡人吃喝不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4:09 中国新闻网

  

韶山精神致富韶山毛泽东精神让家乡人吃喝不愁

  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3周年纪念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万余名群众聚集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敬献花篮,同唱《东方红》,表达对主席的敬爱之情。中新社发 肖前辉 摄

  

韶山精神致富韶山毛泽东精神让家乡人吃喝不愁

  12月26日清早,年逾花甲的韶山村民李大妈带着儿孙,举着毛泽东主席的画像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鞠躬、放鞭炮,以韶山冲人最传统、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毛主席无限的思念。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3周年纪念日,尽管毛泽东已经辞世三十周年,但是他老人家在中国的影响可谓长久不衰。中新社发 肖前辉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韶山十二月二十六日电题:韶山精神致富韶山

  中新社记者 白祖偕 刘双双

  毛泽东的家乡韶山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景点。昔日温饱难解的小山冲,如今是湖南最早的小康村、中国文明村。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民人均收入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不到三百元人民币提高到目前的六千八百元。

  有人肯定认为这是毛泽东的名气让韶山人靠“山”吃“山”发了财。但韶山人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是主席留给我们的‘韶山精神’让我们发家致富了!”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认为,毛泽东给家乡留下的最宝贵“财富”不是钱也不是名气,而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

  毛雨时说,新中国成立后的韶山依旧贫穷落后,没有因为主席而得到“特殊”照顾。一九五九年六月,阔别家乡三十二年的毛泽东重回家乡看望父老乡亲时,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句,这既是对韶山的赞许,也是期许。

  不等不靠、不拖主席后腿、为主席争光,是韶山人的共同心愿。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掀起,韶山人就以开放的胸襟勇敢地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

  白手起家、在全国已有百余家连锁店的韶山毛家饭店集团董事长、七十七岁的汤瑞仁老人回忆说,当年自己顶着“资本主义”的帽子办起了餐饮,是主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教导帮她勇敢面对重重压力,度过了困难时期。

  七十八岁老人张桂文至今珍藏着自己与毛主席回家乡时的合影照片。他说:“四十七年前,韶山穷啊!但毛主席的教导给了我们力量。一九八四年,我与他人一样办起了旅游餐饮,日子一下子就好起来了。如今,我住着小洋楼,家里小汽车、高档电器一应俱全,真正体验了什么叫做‘敢叫日月换新天’。”

  正是敢闯敢拼和敢于冲破传统的韶山精神让同汤老、杨老一样的十万韶山人,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红红火火地办起了旅游产业。

  发展旅游,韶山人最初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从沿海城市学习旅游业经营经验,一边搞自身景点的开发建设。走过弯路也吃过亏,但是心中的信念和骨子里的韶山精神让他们最终打造出了韶山旅游的金字招牌。“毛主席连万恶的旧社会都推翻了,我们有什么坎迈不过呢。”

  现在,旅游产业是韶山的第一也是最大的支柱产业。尤其是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韶山的旅游市场一片看涨,接待人数已从二000年的一百一十八万人次增加到二00五年的三百零五万人次。

  中共韶山市委书记杨广告诉记者,今年韶山又是一个丰收年,仅一至十一月来韶游客就达二百八十八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四点三五亿元。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韶山人今年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一万二千八百元。

  对于韶山的未来,杨广更是充满憧憬与信心:正在实施的中央“一号工程”、湖南“五个示范工程”以及全国共建韶山活动,必将给韶山的旅游发展增加马力。更重要的是,他相信凭着骨血里的韶山精神,韶山人一定能克服前进的障碍、跑步奔向全面小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