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海省卫生事业进入历史发展最好最快时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9:1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投入最多、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好、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时期。我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52%,比“九五”末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传染病发病率由疾病图谱第5位下降到第8位,人均期望寿命增长4.7岁,婴儿、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25%和21.3%。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关乎民计、民生的医疗卫生事业,2000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卫生工作的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等一批行政法规和规章。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网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农村牧区卫生经费补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的20多项政策措施,为推进全省农村牧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证。全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处理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疫情信息报告速度由原来的6天缩短到6小时。并在全省全面实施了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加大结核病、性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监测力度,建立了14个县级监测点。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省39个县(市)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牧民330万;参合人口达到301万,参合率91.7%。全省进行了县级医院传染病区建设、中藏医院建设,先后对368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对115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设备更新、配置和配套设施建设。50所州、县疾控机构建设国债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全省开展了示范卫生院、合格村卫生室创建活动以及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51%的中心卫生院开展了下腹部手术,65%的一般卫生院开展了B超、心电图、X光机检查等项目。全省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32%提高到73.98%。5年来,全省共创建中藏医工作示范县6个、示范医院10所,建设专科专病基地29个,面向农村牧区推广中藏医适宜技术50余项,70%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藏医科,65%的村卫生室有中藏药。同时,全省推行了乡镇卫生院机构、资产、业务、经费、人员归口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院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初步建立起了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监督、单位自主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作者:洛桑才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