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学不花家里钱还能带点回去过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9:38 南方日报

  半工半读让贫困孩子学本领快就业

  上学不花家里钱还能带点回去过年

  人力核变·亮点透视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

  半年前还在担心要终止学业到南海打工的乐雪霞怎么也没有想到,如今不交一分钱就可以在顺德读书,而且还能有“工资”领回家过年。她的故事在老家清远市岭背镇很快就传开了,在这个多数农户靠自耕自给的山区镇上,不少初中生一心就想像雪霞一样读中职,学一门本领,让家里脱贫。

  “月薪”上千元基本解决学杂费

  今年6月,全家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乐雪霞打算初中毕业后就到南海打工,帮助妹妹、弟弟继续上学。“家里种田,种的都是给自己吃的,一个星期可能只能吃上一次肉沫,不可能再供我读高中。”雪霞告诉记者,当时她已联系了南海一个“同村的”,带她入厂打工,希望让在读初二的妹妹和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弟弟继续有书读。“突然老师告诉我们可以‘不出钱’到顺德读书,先是不相信,接着是全家高兴到搂成一团。”

  果然,在学校垫付2920元一年学杂费后,乐雪霞“不花一分钱”就背起书包走进了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在物流专业成为首批尝到全省中职半工半读新模式办学甜头的学生。“学了差不多3个月,学校就安排我们到加力威鞋厂实习,熟练工厂的生产线运作,一个月可以有差不多1000元,做3个月就能还清学校垫付的学费。”雪霞有点羞涩地说,“寒假就带800元回家过年,顺便让妹妹也报考中职,不花钱就能学到本事。”

  乐雪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读书3年,一半时间读书,一半时间在学校挂钩企业实习,如果按学杂费每年约3000元、“工资”每月差不多1000元、生活费400元来计算,3年下来,不仅不用花家里一分钱,还能省下一些钱帮补父母。“再用我学的知识,好好规划一下,说不定以后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起来。”说着说着,从读不起书到可能带领一家致富,雪霞的脸因兴奋而涨红。

  今年全省2万孩子“零学费入读”中职

  一直认为自己异常幸运的乐雪霞,本身就是全省推行工学结合中职办学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秋季,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正式开始试点。像乐雪霞一样,1000名来自清远市及100名来自河源市紫金县的初中毕业生,靠自己半工半读,就读顺德、江门等7所中职试点学校,解决家贫无钱读书的困顿。除了这1000多名孩子以固定行政班实行“半工半读”外,今年全省80多所中职技术学校也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推行这样的模式,共使2万多名学生“没钱也能读中职”。

  据介绍,自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召开后,不少地市就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大力发展地区中职教育。其中,佛山与清远、江门与河源就在全省率先探索了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联合、学校与企业联合、优质教育资源与非优质教育资源联合的中职工学结合办学新模式。

  工学结合的招生原则是家庭年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实行免费入学,学杂费与住宿费由招收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所得补贴支付。学制3年,由学校制订灵活的教学计划,学生以半工半读形式完成学业。学生顶岗实习所得报酬,由学校代收代管,每年核算一次,多退少补。为更切实地保证学生权益,半工半读学生必须购买安全责任保险,保险由办学单位统一购买,费用从学生实习报酬中扣除。“由于已经有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经验,因此这些孩子不仅实现了‘零学费入读’,还很受企业欢迎,希望他们毕业后继续服务,从而还实现了‘零距离就业’。”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林家祥说,“有的学生还很有志气,希望把技术或知识带回家,让村里的人逐渐脱贫。”

  据悉,经过半年试点后,半工半读新模式有望明年在全省推广,计划三年后起码让10万孩子和家庭受惠。

  专家点评

  半工半读是职教改革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如今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存在“四不像”怪圈:一不像职业高中,二不像普通高中,三不像成人培训,四不像终身教育。不仅如此,还盲目地追求升学率、“曲线上大学”以及高收费等,令不少孩子和家庭“望而生畏”,也使很多优质中职学校及资源只能是“勉强维持”。

  “目前,我们省内中职生只有118万,离‘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74万中职生还有50多万的差距,意味着接下来的四年,每年平均要增加14万中职学位。”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认为,如果中职办学继续“四不像”就难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难以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有力的人才后劲支撑,半工半读的创新办学模式正是纠正“四不像”的最佳途径。

  李小鲁说,半工半读首先能让贫困学生减轻入学费用负担,获得实实在在的一技之长,缓解一些地区出现的“技工荒”现象;其次,由于经过“试就业”,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一上岗就可独立工作,企业十分欢迎;再次,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对职业环境的适应,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和培养,他们职业底气足、继续学习能力强;而学校也因为与企业共同培养,从而走出“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半工半读的推行,实现了‘零学费入读’,学生读得起;‘零距离就业’的前景,又令学生愿意读;从而最终使技术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解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需求,这正是职教改革的重要举措。”李小鲁说。

  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

  半工半读一举四得

  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学费相对较高、出路不宽广、就业不容易等原因,致使一些中职学校招生不足,“难以生存”,更令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技工荒”问题越来越突出。

  但随着今年秋季学年开始试点的半工半读中职办学模式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孩子、家长和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从他们舒展的笑脸,人们看到了即使“政府不出一分钱,学生不交一分钱,学校收费不减一分钱,企业不额外增加开支一分钱”,贫困的孩子也能读上书,读好书,就好业。

  学生满意

  范桂兵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人,现就读顺德梁銶琚中学

  “给了我继续读书的可能”

  读中职学一技之长当然是好,但一年约3000元的学杂费比我们一家人的全年收入还要多,所以一开始想都没有想,全家都计划过完暑假就把我送到东莞老乡那里找份工作,养活我自己。初中毕业考试后,每次经过大操场都很不舒服,觉得再也没有机会上学了。

  想不到暑假还没有结束,我就听老师说顺德有学校可以不交钱上学。一开始还以为是骗人的,直到后来老师上门登记资料了,我们才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到了学校,看到课程安排,就更放心了,因为一半实习一半学习的规范模式肯定可以帮我把学校垫的钱还了。

  到企业实习时,才发现世界很大,有很多新奇的东西等着自己去学,连螺丝怎么摆都有讲究,给家里写信都说“见了世面”。比如有一次,师傅让我们配合做一些模具。我看到实物马上就记起书上说的,于是按部就班,结果很快就完成,赢得了满堂喝彩,自己心里也喜滋滋的。所以,以前一直担心即使有书读,但读完书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现在慢慢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学校里学的东西都能直接用在工厂里,而工厂不懂的东西又可以在教科书里找到答案,只要自己用心去学,就肯定越来越精,就业就不会有问题。

  家长满意

  黄庆坚长子通过半工半读模式就读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等孩子毕业就可开间小饭店”

  我只是清远一个低层次的打工仔,一个月收入都不够1000元,老婆忍受不了就离婚,剩下我一个人供3个孩子读书。为了孩子能读上书,我心里常说再苦都要“顶硬上”,但今年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家里有时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何况一下子拿几千元出来给一个孩子读书?所以,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让读完初中的大仔黄文杰先停一停,等以后手头宽了再送他去读书。

  后来老师上门来说“不交学费”也能念中职,简直是喜从天降。但一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是半工半读,以为是要把孩子给“卖”了,后来看儿子写回来的信才知道,原来“工”是“实习”,但有补助,靠了这些补助,我们不仅交得起学费,还能解决小孩的生活费,更关键的是能学到知识。我现在不那么操心,因为知道以后的日子不会再那么苦下去了。

  我认真想过,如果孩子们都能读中职,学有所长,说不定将来毕业后就可以用学的物流、财务那些知识一家人齐心开间小饭店,搞出个好招牌,让自己生活得好,还要把镇上也搞热闹起来。

  学校满意

  黄瑞兴梁銶琚中学校长

  技能课成绩比普通班高

  虽然只实行了近一个学期,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种办学模式马上就给学校的硬件带来了优质建设的可能。由于模式好,大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都不再担心“学杂费”,不少学生家长已经打电话来学校问明年这种模式的招生能招多少、在哪里招。这样无形中就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不仅加快了学校的发展,还使学校的校舍、设备、师资等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是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来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是“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为学校从学科型向技能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中心”的零距离就业教学改革。比如,我们电器技能专业的老师通过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发现了这门课的技术要点在哪里,马上就回来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革,最近一次技能课测试成绩,半工半读班的成绩比普通班学生的还要高,说明我们的路没有走错。

  企业满意

  罗小甲广东康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把技术性强的专业课堂搬进工厂

  首先对企业来说,能给弱势群体送去援手,尽一份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本身就对能成为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的一分子感到高兴。其次,半工半读确实解决了企业对生产工人季节性的需求。比如说秋冬季,由于订单多,我们对技术工人的数量就有迫切的需求,学生在这个时候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样的压力。

  同时,通过半工半读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从技术入门开始“手把手”地教学生,从中发现有潜力的技术能手,就直接留在企业里成为我们的一分子,并成长为一个技术主管。经过半工半读的学生,既不像有些大学生那样好高骛远,也不像一些农民工流失性大。他们有一定的技能,更要紧的是养成了职业忠诚度,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不仅为企业解决了“技工荒”问题,还能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我们甚至觉得一些技术性强的专业,索性可把课堂搬到工厂里来,现学现做。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谢苗枫

  图:

  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让我省的贫困孩子看到了发展的希望。郎树臣摄

  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在学习制作皮鞋。王辉摄

  半工半读新模式使广东职教闯出新天地。丁玎摄

  深圳第一技校学生在实践。丁玎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