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追根溯源探秦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10:0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追根溯源探秦音(图)

  伍永尚家的书柜里摆满了他为研究陕西方言购买的书籍。按照陕西方言,头读作“sá”(左月上天下韭),这个字如何写?陕西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发音转换有何规律?为了找到答案,一个普通工人探寻了40多年,翻阅了大量典籍,最后发现,在陕西,不仅考古应掌握陕西方言,而且要读出唐诗的悠长韵味,也应使用陕西方言。

  找“头”找了40年

  伍永尚祖籍西安,自小说的是陕西方言,将头读作“sá”。上小学后,他就想知道这个“sá”字怎么写。但老师从没有教过,字典里也查不到,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字是在解放前印刷的秦腔剧本《打渔杀家》中,剧本中写作“(左月上天下韭)”。真的有这个字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一见到字典类书籍就查,可一直找了几十年也没有找到,连1987年出版的《辞海》中也没有。这期间,他在甘肃参军,又在黄河机器制造厂搞产品销售、市场调查,跑过很多地方,知道不光陕西人说sá,陕西周边的甘肃、宁夏、山西、河南人也这样说,一共大约有5000多万人用这个词。这么重要的一个字,字典里竟然没有,怎么能忽视有5000万人说的方言呢?他同时发现,陕西人形容人倔强而经常说的ceng字在词典里也没有。从此,他决心研究陕西方言,为陕西方言争个名分。

  从此,他开始了认真的研究,不仅查阅厚重的字典类书籍,还查找浩繁的历史书籍,并到偏僻乡村走访。为此他先后花数千元买了1987年和1999年版本的《辞海》《康熙字典》《二十四史》《四库全书》《资治通鉴》《本草纲目》《中国百科大词典》等等书籍。就这样,终于,他在1999年版本的《辞海》里找到了“sá”字,虽然辞海中对“(左月上天下韭)”的解释和陕西话的意思不大一样,但毕竟是有了这个字,而且发音也相同。陕西人形容人倔强说的ceng字,也找到了,为“伧”。就这样,他写出了有关陕西方言的35万字的文稿。

  三大转换规律

  伍永尚说,陕西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转换是有规律的。其一是音调转换。过去常有人说陕西话相对普通话去声多。伍永尚研究结果认为,虽然陕西话有把普通话其他声调变为四声的,但也有把普通话四声调变为其他声调的。关中话与普通话声调之间变换规律如下:

  普通话变关中话:一声换成三,二声不用变,三声转为四,四声往一返。

  关中话变普通话:一声四上换,二声都不变,三声转一声,四声换成三。

  伍永尚说,根据他的研究,上述变换规律准确度达百分之八九十。

  其二是语音的变换,也有一定规律。如在关中东部一些县和西安东郊、南郊及长安区的大部地方,与d相拼的韵母不管长短,第一个字母为i时,di读音就变为j。关中西部,zh、ch、sh、r做声母的字,后面韵母的韵不论长短,第一个字母是u时,u不发音,或变成i。如“出”发“吃”音,“事”发“死”音。

  其三,陕西方言与普通话的词组有许多颠倒使用的现象,有的意思不变,有的产生另外涵义。如“诚实”,颠倒后的陕西话“实诚”,意思相近,但“传言”变为陕西话“言传”,将流传的话的涵义变成了说话的意思。

  他还发现了《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的陕西常用语音,bia、pia、chua、mia、biang、rua。如陕西方言将“扁”读为bià。

  秦朝未建成阿房宫

  伍永尚从陕西方言的角度提出,秦朝时没有建起过阿房宫。

  在研究陕西方言时,伍永尚想起少年时期听老人讲的一个传说:当年秦始皇因渭河北岸的秦宫太小,要建一个大的新皇宫,宰相李斯问秦始皇建在何处,起什么名。秦始皇想等宫殿建成后再起名,所以光用手指渭河南岸的上林苑说了建宫的方位:“阿傍个。”李斯是河南人,没有听清,听成了“阿房宫”。后来由于宫没有建起来,所以一直延用了“阿房宫”这个名。

  果真如此吗?伍永尚查阅《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

  伍永尚认为,这些都是说“阿房宫”是临时取的名字,因没有建好,所以一直没有取正式名。不仅文字清楚表明秦始皇在世时没有建好,到了秦二世手里,也不可能建起来,因为秦始皇不久,秦朝就被推翻了。《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减。”说明项羽烧的不是渭河南岸的阿房宫,而是北岸秦朝的老宫殿。

  伍永尚说,阿房宫的“阿”读“wō”,全国无论东西南北,“阿弥陀佛”的“阿”都发“wō”音。“房”应是“傍”的假借字,因为“傍”是偏的意思,给皇宫起名是不妥当

  的。近几年专家实地考古,也证实阿房宫没有建起来,也不是被烧毁。

  伍永尚据此认为,要在陕西考古,应懂得陕西方言。

  老陕话曾是最庄重的用语

  “陕西话自周朝就成为官话。周建都丰、镐一带,作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陕西,其方言自然成为流行‘天下’的官话。”伍永尚说。他在关中走访时,老人告诉他,陕西话就是过去的雅言。伍永尚在查找史料发现,《论语》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清代刘台拱在《论语骈枝•释雅言》说:“夫子生长于鲁,不能不鲁语。惟诵《诗》、读《书》、执礼必正言其音。”这些都在说,孔子平时说鲁国话,但在读《诗经》《尚书》和举行庄重的礼仪活动时,则说“雅言”。伍永尚从《辞海》中查到,“雅言”是周语,就相当现在的普通话。伍永尚从《诗经》上得知,雅言即秦语。弄清了这些,伍永尚非常兴奋,对研究陕西方言的兴趣更浓了。

  用陕西方言品唐诗韵味

  自古有: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人们都有一种感觉,许多唐诗读起来不大顺溜。过去总有人说,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那是因为许多诗人是南方人,写诗时受了南方口音的影响。

  伍永尚通过研究提出,唐朝诗人用的是当时的官话陕西话作诗,所以唐诗用陕西方言读才能读出韵味。

  伍永尚得知孔子把陕西话作为庄重的用语后,心里就琢磨,唐以后,政治中心才东移,此前,陕西方言一直坐在“雅言”的宝座上,那么唐诗也应该是以陕西方言创作的。他立即买来唐诗集细细读,发现用普通话读着押韵的诗,用陕西话读也押韵,许多用普通话读不押韵的诗,用陕西化读才押韵。

  如白居易著名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其中的“色”要按陕西话发sěi音,才能和“黑”押韵。

  同样为陕西人的诗圣杜甫写作的诗《梦李白》如下:“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尤疑照颜色。水深破浪阔,天使蛟龙得。”按陕西话将“测”读cei,“色”读sei,“得”读dei,全诗才能押韵。

  外地诗人怎样?伍永尚翻阅诗仙李白的诗,看到他的《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着,冠盖何辉赫。”其中的陌、宅、赫须按陕西方言分别读作mei、zei、hei,才能押韵。

  高适著名的《燕歌行》也不例外:“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按陕西方言,“色”念sei,才押韵。另外像王维等人的诗,均有此现象。

  不仅如此,伍永尚还感觉,唐诗用陕西方言才上口、有味,否则总感觉平淡,缺点什么。他认为,要想学好唐诗,必须掌握陕西方言。就像要做国际生意,需掌握英语一样。

  呼吁规范方言用字

  伍永尚提出,目前由于社会不重视方言,但在生活中又不可避免,目前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一些招牌、广告,错误用字现象严重。如“牡犊娃”,牡犊是小公牛的意思,陕西人用来希望自己的儿子像牛一样结实。有人因不知怎么写,随意写作“木犊”,使意思模糊。这种现象会导致语言混乱。

  经过研究伍永尚认为,关中话就是中国语言的源头,中国文化发祥地,其广博、精炼、准确、丰满、朴素、形象,有些字、词很难用几句话解释清楚,字里行间往往隐藏着远古文明的奥秘、社会变迁的记述、人类进化的痕迹。探索陕西方言广深的历史根基,丰富文字的音义内涵,沟通古今,或许一些曾被遗忘的字句会浮翠流丹。因此,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重视陕西方言研究,并予以规范,这样才有助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继承。

  文/图记者金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