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且莫为“教师评职称学生当主审”叫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12:00 光明网
王清

  最近,江西理工大学出台一项新规:由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审查评价,审查不合格者将不能申报职称。学校专门在网上开通了不计名评审项目,学生在每门课程结课后可以给任课老师进行审查打分,教师须达到一定的平均分才有申报资格,而其所持文凭及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仅限于参考,并不作为主要评聘标准。(中国青年报12月21日)

  江西理工大学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想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纠正职称评定中片面

追求论文和科研成果的倾向,回归教学本身,以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但是,凡事都有度,真理往前跨一步就是谬误,这种“矫枉”到了“过正”地步,舍本逐末,背离主旨,不免流于形式,滑向表面文章。且莫为“教师评职称,学生当主审”叫好。

  学历不等于能力,但学历总能代表一定的水平。博士总比学士多读了几天书,在教学中,总可以多给学生“几碗水”。同理,教师的科研成果、论文质量是衡量其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一个著作等身、成果显赫的教师,怎么说也比只会照本宣科的人更有价值。可在江西理工大学眼里,“教师所持文凭及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仅限于参考,并不作为主要评聘标准”,教师似乎只要练好“嘴皮功夫”和确保学生考试及格就可以了。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在这里竟然沦落到如此境地,不知道是知识可怜,还是大学悲哀。

  我们只好善良地怀疑,江西理工大学是其本身拥有的硕士、博士“凤毛麟角”,才对学历“讳莫如深”;是学校科研成果、论文质量“羞于见人”,才对其“视如蔽履”。一所理工科大学,不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造就,不倡导教师多做科学研究,不鼓励教职员工多撰写和发表论文,只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灌输,必然导致坐井观天,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无所建树。这也和大学的称号、性质、培养目标不相符合。大学不是中学,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研究,教师首先要善于思考和研究。

  况且,让学生“主审”教师,貌似公正,实乃“恶径”。即使撇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没有完全形成,对事物判断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外,大学是一个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地方,教师的“管理者”与学生的“被管理者”身份也不能错位。不难想象,一个尽职尽责、不苟言笑、不讲情面、处罚严厉的教师,纵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会有多少学生“喜爱”?而另一位作风散漫、要求宽松、胡吹乱侃、高抬贵手的教师,即使他不学无术、酒囊饭袋,又会受到多少学生“热捧”?

  把教师职称的“主审权”交给学生,可怕的不在于操作过程的“随意性”、“游戏性”和“报复性”,更严重的是,将损害和挫伤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的热情与动力,从而使高校失去创新和改革能力。这样的学校是没有前途的学校。其实,高校职称改革不是不可以听取学生意见,也应该把学生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但忽略了学历、科研成果和论文要求,那“职称”还“称职”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