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型国企实现基业常青的文化基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2:13 中国青年报

  樊友山

  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型企业集团之间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和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真正履行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神圣使命,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打造卓越的

企业文化力,全面提升企业软实力,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基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正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发展观念之中,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探求发展出路和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事实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基因。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大凡成功的企业,无不以其深厚的文化沉淀,传承着企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取向,凝聚着企业的共同信念与整体合力;无不以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着员工的创新梦想与工作激情,推动着企业的日益兴盛和持续发展。

  备受企业界推崇的美国GE公司,是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惟一一家在榜的公司。在GE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公司的业务板块和经营体制如何调整变化,他们都始终秉承着“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三个优良传统,使诚信、业绩、变革的意识深深扎根于员工思想,从而使公司在业务上保持了“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长胜纪录”,连续数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推崇的公司”,连续多年位居《金融时报》票选的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首位。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兰·普教授说:“过去看一个公司的业绩仅仅看账面,而现在更多的是看公司的文化及其产生的凝聚力,这是公司能持久发展的关键。”

  我国最具文化底蕴的百年老店同仁堂,是一个诞生于1669年的老字号制药企业。300多年来,同仁堂始终秉承着“济世养生”的精神和“修合无人见、存心天地知”的理念,矢志不渝地践行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在跨越几个世纪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为世人瞩目的辉煌。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同仁堂,凡是新进员工都被要求把这些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熟记于心,并在实践中认真履行这些思想,感受它的内涵。这一措施,使同仁堂独特的企业文化深深扎根于每位员工的意识,成为统一和规范员工行为的无形约束力,成为被广大员工自觉遵守的潜规则,从而为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提供了重要保障。这充分表明,同仁堂保持百年不衰和魅力恒久的重要秘诀,并不是那些历代传授的制药秘方,而是历代传承于员工血脉之中的潜意识和潜规则,即优秀的企业文化。

  相反,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或者良好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是昙花一现。据有关统计显示,20世纪70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到目前约有1/3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研究发现,导致这些企业从世界强企之林消失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员工的自觉实践,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根基。

  美国安然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和能源交易商,曾连续4年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被哈佛商学院认为是旧经济向新经济成功转变的典型范例。就是这样一个公司,由于内部惟利是图文化、“压力文化”、“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文化、腐败文化的滋生与蔓延,使员工形成了弄虚作假和一味追求高利润、高回报的潜意识,最终导致了“安然帝国梦”的迅速破灭。《财富》杂志的文章指出,正是由于安然公司的主管们建立了以盈利增长为核心的文化,经理们才有了很大的动力去涉险。美国著名教授、企业文化专家约翰·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提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个10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因“陈馅月饼”事件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南京冠生园公司,曾经是一家中国老字号企业,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法利益面前,南京冠生园放弃了秉承多年的“质量是企业生命”的优良传统和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诚信文化,“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从而使企业的信誉一败涂地,并最终在民众一片哗然和各界齐声痛斥中走向倒闭的结局。南京经济学院副教授戴庆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南京冠生园的破产其实是信誉破产。”这些深刻的教训说明:一旦缺乏良好理念作引领,或者良好的理念得不到有效落实,必然导致员工形成不健康的潜规则、潜意识,如此一来,即便是享誉百年的老店,最终也难逃崩溃的厄运。

  由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和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秘诀。就企业文化而言,它可以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其实是企业文化力形成并作用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事实证明,企业文化能否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使企业成为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关键在于企业能否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组织潜规则和员工潜意识。这种潜规则、潜意识就是企业文化力。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力才能体现出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就是要构建并形成强大而持久的企业文化力。这是打造企业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了解企业文化力的形成过程,应该先弄清楚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关于企业文化,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种理论,但多数观点都认为,企业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或行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如果只从内容上看,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也对人们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这种理论并没有研究企业文化到底如何才能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力,没有解决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接关系问题,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导致许多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找不到实现途径、缺乏有效措施,只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干涩的理念上,在重视企业文化的呼声中做简单的表面文章。

  企业文化的实质并不在于它包含了哪些内容,而在于不同层面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企业文化,应该着眼于企业文化最终作用的发挥,立足于企业文化力的构建来分析其内部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为此,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内容虽包罗万象,但总体可以将其划分为精神层文化、非物化层文化和物化层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

  精神层文化是能够引领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和健康道路发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精神理念,主要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内容。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导,在企业全部活动中起根本的指导作用。

  非物化层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是把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融入企业组织、植根员工思想,进而转化为组织潜规则和员工潜意识的所有措施性内容。包括企业的战略规划、战术推进、制度建设、培训教育活动开展等内容。非物化层文化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发挥各种措施性手段的引导、教化、熏陶和强化等功能,真正将企业文化建设付诸实践,把精神层文化中提出的良好精神理念渗透于组织的各个方面,从而改变员工固有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简称“三大习惯”),形成良好的组织潜规则和员工潜意识,最终形成企业文化力。

  物化层文化则是企业精神层文化的外化和最终体现,是企业文化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形式。它既包括企业的体制实力、机制实力、人才实力和创新实力等软物化内容,也包括经济实力、产品实力、装备实力和技术实力等硬物化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效果就体现为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体现为物化层文化的内容。

  精神层文化、非物化层文化和物化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其中,精神层文化是核心,非物化层文化是手段,物化层文化是结果。三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其实就是从企业的精神理念到物化层的外在表现的演进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力形成并作用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将企业文化提炼并确定的精神理念,通过非物化层的引导、熏陶、约束和强化等手段建设,改变员工的固有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而变成传承于员工血脉之中的组织潜规则和员工潜意识。这些潜意识、潜规则就是企业文化力。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起作用,就是由于组织的潜规则和员工的潜意识(即企业文化力)能够通过组织和人的行为渗透并作用到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活动等“软件”之中,提升企业“软件”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形成强大的企业软实力(即企业文化的软物化形态)。同时,企业的软实力又作用和影响于企业“硬件”,并使这些“硬件”所具有的优势升华为企业“看得见”的硬实力。企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既通过文化力相互作用,又通过文化力密切联系,共同构成“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流不掉”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出,企业的软实力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硬实力,企业的硬实力也反观和影响企业的软实力。在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企业文化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影响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其实就是企业文化力形成并作用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是通过有效手段,使企业的精神理念转化为组织潜规则和员工潜意识,从而形成文化力。而企业文化的最终效果体现在企业软实力的形成和硬实力的提升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强大而持久的企业文化力,应该围绕企业文化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各个环节,整体构思,有序推进。

  把握“三个环节”,打造符合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力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发挥企业文化作用,提升企业软实力,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根据前面分析,笔者认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着眼于“形成企业文化力”这一关键,牢牢把握“精神层面理念的提炼和确定、非物化层手段的构建以及潜意识潜规则的物化显现”三个环节,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升效果,使先进的精神理念有效融入企业组织和员工思想,变革员工的“三大习惯”,形成企业文化力,最终达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具体来讲,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先进的文化理念,构筑变革员工“三大习惯”的精神动力,为文化力的形成提供重要思想保障。

  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一群体组织的文化观念,对我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把精神层面理念的培育和提炼,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的成果,联系企业自身实际,提炼确立既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又符合中国特色和企业实际的优秀文化理念,为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力提供思想保障。

  二、采取有效的手段,构筑变革员工“三大习惯”的行为动力,为文化力形成提供重要行为保障。

  扎实有效的非物化手段建设,是企业精神层面的理念能够入脑入心,形成良好组织潜规则和员工潜意识的重要保证。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打造强大而持续的企业文化力,必须高度重视非物化手段的建设,本着务实、渐进、持续、有效的原则,不断创新手段和措施,从企业的战略规划、战术推进、制度实施、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化、熏陶和强化,确保企业确立的精神理念真正融入员工思想,影响和优化员工的“三大习惯”,改变员工的心智模式。

  三、发挥文化力的能动性,构筑企业软物化要素的竞争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动力保障。

  形成企业软实力,优化企业硬实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所在,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因此,当企业的精神理念转化为组织潜规则和员工潜意识之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就转入到企业文化软物化形态的形成中来。也就是说,要引导和发挥好企业文化力对企业“软件”的作用,以形成企业强大而持久的软实力。通常来讲,一个企业卓越的文化力,往往通过积极向上的员工行为、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高效灵活的体制机制、适应市场的创新活动等软物化形式体现出来,即通过企业良好的软实力得以彰显。因此,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企业文化力的能动作用,将组织的潜规则和员工的潜意识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企业的“软件”,影响企业的“硬件”,形成企业的软实力,优化企业的硬实力。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构建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只有转化为企业文化力,才能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关键和持久的作用。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牢牢抓住企业文化力建设这一关键,认真抓好精神理念的提炼、非物化层手段的构建和物化效果的显现三个层面的内容。当然,企业文化力的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研究解决,尤其是物化层的手段建设,尚需做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同时,由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进行精神理念提炼、非物化方式构建上也应有所区别,不能千篇一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制定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与其他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共同落实,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