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鸟人与精灵共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3:01 大江网-江西日报

  

鸟人与精灵共舞
华南片区的鸟友在我省观鸟

  

鸟人与精灵共舞
这个冬天鸟人又充满期待

  迎春小心地移动着望远镜,她在寻找刚刚钻进灌木丛的红头穗鹛。忽然,镜头里探出一双好奇的眼睛,仿佛在问“你是谁?”正是那只红头穗鹛。

  没想到第一个出现在记者视野里的江西鸟人竟是个女子,她谈鸟时的语言、神态就像鸟一样,透着精灵之气,她说:“只有四处追逐鸟的仙迹,你才在真正贴近自然,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有一个如此灵动的世界。鸟是一个谜,有的鸟你一辈子可能只能见到一次,而你永远也不可能一次就把一只鸟看透、看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阳光,都能让同一种鸟变幻莫测。”于是,记者决定用“迎春鸟语”来讲述一个个故事。而所谓的鸟人,其实就是一些观鸟爱好者,有人叫他们“鸟迷”、“观鸟狂”,可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鸟人,大概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鸟合二为一。

  去年12月的全国鸟类研究大会,破天荒地邀请了四位观鸟爱好者列席,你要知道,以往的这类会议,只是院士、专家的圣殿。——迎春鸟语

  《中国观鸟年报2005》是自今年2月起,向国内外观鸟者征集2005年观鸟记录、筛选汇集而成。年报称,2005年有四个鸟种成为中国鸟类家族的新成员,其中,蓝腰短尾鹦鹉是江西鸟人林剑声于2005年5月4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发现于云南思茅。

  林剑声在鸟人群中有个外号——神眼林,他见过的600多种鸟,只要从眼前掠过,他就能断定是什么鸟。问他哪儿来的这套本领?他很谦虚——“蒙”。再追问,他说,其实跑的地方多了,见的鸟多了,自然知道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下会有什么样的鸟。实在要追究他这个人有什么本事,不过是视力好些、记忆力好些,见过的鸟通常能过目不忘。

  鸟人们经常天南地北地追逐野鸟,为的是一分爱好、一分快乐,却在不经意间推动了鸟类的研究。

  黄腹角雉,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长期以来有专家认为它可能已经灭绝了,可林剑声却在江西境内的武夷山发现了它,而且不止一只。一时间引得各地鸟人纷至沓来,香港的一位观鸟者特地赶来,可在山里转了两天都没见着,正带着失望下山返回,一只黄腹角雉居然从灌木丛里大摇大摆地钻了出来,在离他不过两米的地方散步,慌得他双手颤抖地卸下1.4X“大炮筒”,可还是对不上焦,最后干脆手动对焦。

  还有短尾鸦雀,这种全球性易危鸟种,以往关于它的记录只在湖南南部,鸟人向阳在婺源竹林里守了一天,终于拍到了它。

  有人曾经说过,任何科学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大众的支持、参与,鸟类的研究更是如此。从2003年开始,每年一次汇集观鸟者观鸟记录的观鸟年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鸟类研究者作为文献在论文中引用。而相对于专业研究人员,鸟人有更多的热情却无功名之累。

  很多观鸟者爱鸟,不仅是为了愉悦自己,其实还有另外的附加值,就是教会更多的人观鸟、爱鸟,成为对社会有益、有贡献的环保志愿者。——迎春鸟语

  鸟是灵动的,它的灵动不仅在于它或轻盈、或高傲的飞翔,更在于它顽强甚至于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为什么一些学界认为有可能消失了的鸟,后来又被发现?林剑声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追逐得不够,没看到不等于没有。另一方面,则是鸟本身有着特别强的适应能力,它们会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林剑声的电脑里有一张超可爱的照片,一座正在修建的房子,铝合金银色窗框与红砖墙的缝隙间,一只黄喉噪鹛正在给它的两个小宝宝喂食。这就是适者生存,所以有的鸟会把巢筑在空调的遮阳板下。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忽视环境变化带给鸟类的压力和痛苦。

  向阳说,前两年南昌市瑶湖岸边有一块他拍鸟的乐园,一片荒地,他在那里拍过野鸡、拍过褐头鹪莺,甚至因为去多了,鸟儿会毫无顾忌地在他脚边散步。可现在,那里盖楼了,鸟也不见了。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何芬奇,曾和林剑声一起在《大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由婺源麻雀失而复归想到的》,文章深刻的痛楚在于上世纪60年代的“除四害”没能除掉麻雀,可近二三十年,人类没有任何轰轰烈烈的举动,麻雀却消失了。直到2004年,才听说婺源的紫阳镇上又有麻雀了,这当中的时间间隔是20余载。文章感叹“如果连麻雀都难以存活的地方,又该怎样去评估那里的人居环境”?

  很难确切说明江西乃至全国现在有多少鸟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支越来越壮大的队伍,2005年的中国观鸟年报,首次实现了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观鸟记录被收录。尽管如此,鸟人们并不满足,迎春说,之所以愿意接受记者采访,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观鸟、懂鸟、护鸟,让这个灵动的世界永远在我们身边跳跃。

  郑迎春/图 本报记者刘建/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