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暂住上海”到“居住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5:45 东方早报

  早报昨日消息,可容纳1000万外来人口的“上海居住证信息系统”于近日开通运营。由此,来沪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将在该系统的支撑下,享有方便、细化、有效率的基本“市民待遇”。

  对来沪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改“暂住”为“居住”的试点始于2002年6月。这是上海顺应劳动力市场化流动现状,对在沪外来人口落实“市民

待遇”,实施科学管理的一个明智抉择,在国内也开了先河。上海的居住证试点,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显得谨慎稳妥,申领居住证的外来人口限定为“引进人才”和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

  2004年10月起,上海居住证制度彻底“平民化”。申领居住证的适用对象,扩大到“在上海居住的非本市户籍的境内人员”,所有在沪具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都可提出申领。为此,市政府还特意在国内率先颁布《上海市居住证暂行办法》以利规范操作。

  时至今日,不算外籍人口,至少有450万外来人口在上海长期工作和居留,对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群体,居住证在身份识别上虽说还不能等同于本市的户籍人口,但在公民权利保障上,基本做到了与上海户籍人口享有的权利持平,这在城乡樊篱依然存在的当今中国社会,是个值得称道的进步。

  对来沪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而言,诸多平等权利和“市民待遇”的落实,首先指“暂住”不能缴“四金”而“居住”可以缴“四金”,其次要数外来人口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权利的落实。以上所指,以往恰系外来人口与本市户籍人口同义务(譬如纳税)而不同权利的主要身份歧视所在。

  两年前,有舆论把上海居住证制度视作“市民绿卡”。“绿卡”制度最早源于美国,它是外籍人士在美国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代名词。这项制度的本质内容是,持有绿卡者保有原来国籍,在获取美国永久居留和工作权利之外,还同时享有该国的基本国民待遇。依据加入WTO时的承诺,上海率先对在沪工作居留的外籍公民实施了中国的“绿卡”制度。拿此作比对,上海已全面施行的居住证制度,显然还没有达到“绿卡”制度的标准。譬如,上海居住证仍人为设置1年、3年、5年三种有效期———实际分析并无必要。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外有别”,居住证制度所折射的改革决断,毕竟为在中国最终取消公民身份歧视和“权利歧视”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继上海之后,近几年间,先后有几十座大中城市跟进推行居住证制度,有的更是在启动此项改革前,对新制度的推行以先行立法加以保障。尽管各地具体做法有异,程度和力度也有所区别,但实施“新政”的基本目标却高度一致,这就是逐步落实外来人口的“市民待遇”。由是,由“暂住上海”到“居住上海”,居住证制度正逐渐演进为一项波及全国的制度创新。

  几年间,早报多篇社评就落实外来人口“市民待遇”作出呼吁。在我们看来,无论哪座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入城,都以他们各自的劳动方式和消费方式对所在城市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他们为城市发展尽了义务缴纳了税收,他们理所当然应该享有市民所拥有的权利。今天,基于城市化不断提速之客观现实,我们继而认定,构建和谐城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权重日益增大,由此,外来人口在工作和居留城市的各项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落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上海的做法对兄弟城市的借鉴和互动价值也正在其中。

  我们还须指出,与“暂住”关联的行政思维叫“管制”,与“居住”关联的行政思维叫“善治”。改“暂住”为“居住”,我们能够体会到由“管制”到“善治”的悄然变化。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