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支票通用:让公众体会支票运用的便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6:00 光明网
杨涛

  支票运用的改革,虽然没有全局性的金融热点那样引人注目,但却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关系到金融效率与金融便利。

  昨日,央行宣布自12月18日起,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正式在京津沪等六个地方试点运行,使这些地方的单位与个人签发支票可以互相通用,并将在明年7月争取实现支票的全国通用。

  支票运用的改革,虽然没有全局性的金融热点那样引人注目,但却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关系到金融效率与金融便利。

  众所周知,目前央行所倡导的发展金融服务,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构建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支票在内的支付结算工具和结算系统的优化,对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密切各金融市场有机联系、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工具创新、改善金融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CIS试点运行的背后,我们可以解读出三方面信息:企业异地运用支票的便利、个人支票的推广、票据电子化的问题。

  过去,由于种种限制,我国支票基本上只能在同城范围内使用,导致长期以来在跨区域经济的往来中,人们只能选择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的灵活性、便利性都比较差,使用现金支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区域经济协作的进一步深化,对灵活高效的支付工具提出了更多要求。据统计,2005年度我国共签发支票约18亿笔,金额约350万亿元。其中全国跨省支票使用量日均2.03万笔。据估算,2010年全国跨区域支票业务量将达到日均82万笔,其中跨省支票22万笔,省内跨区域支票60万笔。

  由此看来,一旦打破同城使用的限制,一方面支票在国内经济活动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难以监控的现金交易将会减少,对交易行为的金融支持与结算,将更接近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规范模式。另一方面,异地交易使用支票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在新的系统支持下,银行结算成本与企业经营成本都会降低,这对微观经济效率与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长期以来,对于普通公众,用支票来潇洒购物签单的情形,更多还是存在于国外影视作品中,一般人往往感觉距离自己还很遥远。早在1986年,我国就已在广州、上海、深圳等7个城市,针对个体工商户试点推出个人支票,此后各地方陆续也有多项改革试点,但都无疾而终。究其原因,从个人角度,主要是不习惯支票支付方式,也没有体会到支票应有的便利;而从商家和银行角度,则主要是个人支票缺乏征信体系的根本保障。

  从总体上看,个人支票的发展需要两大条件,即便利和信用保障。国际经验表明,支票具有银行卡所不具有的某些优势,例如在费用缴纳方面和缺乏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

  而包括CIS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则是要把个人支票的这些内在优势变为现实。在此基础上,才能奢谈通过促进信用制度建设而使个人支票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在CIS试点的背后,还有一个金融电子化的问题。从理论上讲,现代银行卡是在支票运用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则缺少了个人支票这一过渡环节。美国是世界上使用支票最多的国家,过去数十年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使用量逐年攀升,至1995年达到了年处理500亿张的高峰。随着卡支付、ACH等电子支付手段的蓬勃发展,支票的使用逐渐下降,至2002年已降为42.5亿张。现在,美国传统支票的改革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建立ACH网络实现支票交换的电子化,二是以《21世纪支票交换法案》的颁布来推进支票影像交换。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支票运用适应金融电子化的趋势,在高科技时代最大限度发挥其传统职能。

  我国目前不仅面临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补充完善,也面临新的金融电子化时代的挑战。因此在推广个人支票的时候,已经不能完全学习西方传统的支票文化,而应当更多借鉴电子支付时代的经验,创造一个支票与其他电子支付手段共同“繁荣”的局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