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在怠慢你的隐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6:17 杭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

  这事情应该不新鲜,却仍足以“惊心动魄”。最近一期《都市消费》报道,杭州惊现倒卖业主名单现象,价格一两百元不等,名单包括房号、电话、家庭地址,连带身份证号码,全齐了。试着想一想,你的隐私正在这些人手上,倒卖了一次又一次,最终还不知落入谁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幅场景。

  谁在倒卖你的隐私?从报道来看,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难辞其咎。房地产销售处是获取业主资料的第一渠道,而物业公司进驻后,也会从房地产商那里取得业主详细资料。事实证明,卖家就是从上述渠道获得业主隐私材料的。更让人吃惊的是,许多刚交付的小区,如南都世纪新城、世贸丽晶城、临江花园等等,业主名单出现在“流通市场”。谁最有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获取如此详细的业主名单,已经不言而喻。

  想到那被人倒卖了一手又一手的个人隐私材料,很可能被用于各种用途,对当事人产生不利乃至严重后果,确实让人心忧。比如报道提到,这些业主材料大多卖给装潢公司、房产中介公司,而这些公司拿到名单后,就让业务员一个个打电话拉业务。有的业主一天会接到七八个电话,简直让人烦不胜烦。最近,还出现一种诈骗手段:先打电话给对方,骗其关机,然后打电话骗其家人,说当事人出了车祸,要求汇款到指定账户。这种诈骗手段,与个人信息被非法传播也有着密切关系。

  可见,这种事情不单让人窝心,究其实质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但遗憾的是,虽然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中对隐私权有所涉及,却没有一部保护个人隐私的专门法律。据悉,《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从2003年已开始起草,但至今仍未见出台。

  具体来讲,倒卖业主个人信息,确已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如果造成一定后果,可以诉诸法院。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很可能成为一件麻烦无比的事情,比如在取证、责任认定以及适用法条方面,都可能遭遇瓶颈。即便是遭遇电话骚扰,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得到保护。就像前一段时间,我就经常三更半夜接到莫名其妙的同一个号码打来的电话,但询问了一圈之后,也因难以“维权”,只好不了了之。归根结底,原因就在于立法滞后于社会发展,个人隐私权被法律怠慢了。

  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路易斯·D·布兰代斯与塞缪尔·D·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发表了著名的《论隐私权》一文,标志着隐私权理论的诞生。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与立法,隐私权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体现,我国加入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也详尽规定了个人隐私权保护条款。从我国的社会现状来看,公民对个人隐私权也越来越注重,换句话说,公民权利意识甚至还走在了法律前面。

  相形之下,我们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具体落实”,不能不说慢了好几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