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与学校只是交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6:24 长江商报

  新闻回放: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与以往的年代相比,当下青年普遍对大学母校的印象改变了,众多大学毕业生谈起母校时感情淡薄,甚至认为自己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

  甲方

  “母校”价值破碎怎能不是交易

  “母校”这个词汇,无疑暗含了很多温情默默的元素,它表达的是学子对学校一种血浓于水的亲近感和源自灵魂的集体认同感。但现在,当有大学生轻蔑地声称“自己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而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至少在不少大学生心目中,“母校”这个最能体现教育价值、教育良心的高贵称呼,已经危如累卵。

  但我们不能指责现在的大学生潜滋暗长的对“母校”的轻薄之情就显示他们刻薄寡恩。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大学学费一年年水涨船高,而负责任的老师却越来越凤毛麟角——这些支撑“母校”形象的“母性因子”们太忙了,以致他们来去匆匆的背影,成为了学生们心中主要的“母校”形象。

  当然,他们也有为学生而忙的时候。学生就业来临,他们上窜下跳,挥毫泼墨,把学生就业率造得漂亮,造得天衣无缝。可怜那些大学生们,在还为就业而焦急不安、四处出击的时候,他们已在老师那里“就业”了——纸上的就业者。至于,学校为学生就业真正做了哪些殚精竭虑的工作,或许不足为外人道。面对如此“母校”,你还能残存多少好感?

  当商业文明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学校园之时,学校的根性和师德的品质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而我们看到,他们被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虏了,毫无还手之力。就此,以传播知识、锤炼情操为己任的大学,变成了市场经济的忠实拥趸——亨利·纽曼的“大学的理想”被迅速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克拉克·克尔“大学的用处”的金字招牌闪耀于大学的门楣之上。

  大学生说“自己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这话固然一针见血,但其实还不准确。但凡“交易”,必须平等而互惠的。然而,大学生们与母校的“交易”谈得上平等而互惠吗?他们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吗?没有!所以,准确地说,“母校”与学生是在进行一场不公平的交易,是一方擅权独断,一方低声下气的较量。如此“母校”,如此“交易”,我们没有理由不反对,没有理由不一谈“母校”就背过脸去。

  张若渔(湖南长沙 高校教师)

  乙方

  “交易论”显示大学生之功利

  对于大学生对母校的感情为什么会逐渐淡薄,不论是大学生,还是专家,都把不能充分就业列为一条重要原因。可在下岗、失业这一宏观大背景下,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罪于大学,恐怕不大恰当。

  大学教育已非义务教育,拿钱读书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免费上大学仍念念不忘,实在是对大学教育的误读。当然,大学高昂的收费,确实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那只能表明大学的功利心变强,并不代表大学真的就此堕落为商业机器。

  “母校”作为一个温馨的字眼,想起来是让人感觉甜蜜的事情。今天这种甜蜜感消失,大学生甚至抛出学生与学校“只是一场交易”的论调,这是为什么?

  应该看到,在大学变得功利之时,大学生也变得功利。热门专业一窝蜂,难道就不是因为学生的功利之心所导致?就拿就业来说,大学教育更多是培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传授工作技艺的职业教育是明显不同的。综合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的能力,而工作技艺只在就业。大学生连同社会都忽视了这一点,把就业难的板子抡到大学教育欠缺工作技艺传授等上,这显然对大学不公平,也是大学生急功近利之心下对大学的“莫须有”怨言。

  事实上,那些手把手的师徒关系,又有多少人还把自己的师傅挂在嘴边念念不忘?这是社会大环境使然,大学不是在玻璃瓶里,自然也不能例外。在职称、待遇、奖金、福利等各种压力下,要求大学教师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他们也不能被要求为圣人,更没能力一路为大学生保驾护航。

  在大学生明显带有抱怨色彩和道德攻击的“交易论”背后,大学生或许忽略了,“交易”的双方都应明白自己因何交易,交易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各取所需,而不是感激或抱怨谁。学生或许该去反思,抱着功利的想法来要求“母校”,其行为恐怕也违背了交易的规则。而“母校”的价值,也绝不会因为“短视”而消失,因为,即使功利评价,“母校”的力量也能在多年后得到显现。

  王攀(河南郑州 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