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宏观调控持久战:拽住投资快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9:22 南方日报

  引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执行的第一年,中央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和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及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落实,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增长快、效益比较好、价

格水平比较平稳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与2006年一样,2007年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在新的一年里,宏观调控还将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以“又好又快”的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争取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投资增长大幅高于GDP增长

  根据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判断,2006年和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分别为112720亿元和137520亿元,实际增长率将分别为24.8%和20.4%,名义增长率将分别为27%和22%。

  “2006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总体上运行良好,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投资规模过大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他说:“与2004年和2005年相比,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继续加速的趋势,抑制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还指出,连续多年存在的投资增长明显大幅度高于GDP增长的状况,使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持续攀升。他认为,投资表现出的持续“三高”(投资增长的绝对速度偏高,投资占GDP的比重偏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偏高)极易造成经济整体或局部过热。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还预警称,2007年要防止过度投资导致出现新的产能过剩。他说,2006年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代之而来的是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增长速度的加快,一些原来担心出现过剩亏损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出现回升,生产增长速度加快,企业总体盈利状况有所好转。

  “出现这样的局面是与2006年年初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长相联系的。”李晓超说,如果不加强宏观调控,把过快增长的投资降下来,未来将会面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地方政府主导下行政投资扩张

  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当前投资率高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从历史经验和国际比较看,这几年我国的投资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当前投资构成中,国有和地方项目仍占了很大比重。陈佳贵直指,“虽然我们面临的体制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政府投资仍然是重要方式。政府投资在改善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他认为,由于政府投资冲动的形成机制没有根除(例如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压力、行政性周期的作用等),地方政府投资资金来源和投资行为不规范,使政府产生了强烈的投资冲动,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投资扩张,这是导致投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记者注意到,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归纳2006年度投资高增长诱因时所列举的六大项目,均与各级政府有着直接的牵连。

  陈佳贵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每一次大起大落,都与投资规模过大密切相关,而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投资扩张对每一次投资波动都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妥善解决转轨体制下的政府投资。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

  社会科学院数量技术经济所副所长齐建国认为,由于当前的投资高增长带有强烈的地方政府行政主导色彩,因而有效解决之道不是对地方政府、企业进行一味的“抑制”,而应该从体制上入手,对症下药。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这个问题不化解,恐怕地方政府的投资还会继续升级。”齐建国说,由于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恢复与保护的任务相当艰巨,需要大量投资支撑;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基础医疗卫生事业、教育、新农村建设、减轻农民负担等等,都需要大量投资作为基础。

  陈佳贵也认为,在事权分工上,和谐社会建设等一系列目标实际上加大了地方政府的事权,需要增加财政支出;而在财政上,“分灶吃饭”体制并没有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权,在实际执行上,地方政府的财权还相对缩小了。

  齐建国说,“虽然中央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政策,但对于绝大多数不发达地区来说,转移支付的规模与其期望相差甚远。在巨大的社会发展压力下,地方政府具有通过发展工业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内在动力。”

  此外专家们还强调,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一些拥有较大量资本的个人、垄断部门的国有经济实体和基本上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地区,开始进入规模经济行业(例如钢铁行业)进行产业重组。

  尽管一些传统产业现有生产能力总量已经过剩,但多数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低下,达不到规模经济水平。如果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体系,以规模经济方式建立新的大型联合企业,仍然有把已经存在的落后生产能力挤出市场后获取利润的机会。

  一些大规模的私营资本、盈利水平高的国有垄断行业甚至外资,都看准了这一市场机会,在当前宏观调控政策限制这些产业发展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投资于这些产业的战略冲动和积极性。地方政府由于具有财政增收压力,也乐得这些资本进入本地区投资建厂。因为这不需要地方投资,只会增加地方就业,而且是潜在的财政收入来源。尽管中央政府花大力气限制这些产业上马,但是地方政府并不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去限制。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2007年中国经济展望

  好字当先势必影响调控方式

  ——专访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2006年即将结束之时,记者造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请他评价这一年来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高增长高就业伴随低通胀

  记者:今年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如何?

  陈东琪:今年国内经济形势整体来说不错,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增长方式开始转变,经济各层面出现质的变化。

  估计全年GDP增长在10.6%左右,连续第四年略超10%,但比较平稳,表现出较好的持续性。

  虽然原材料、石油、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但主要反映基本生活资料价格的CPI涨幅,估计和去年1.8%大体持平,比前年3.9%明显低一些。

  高增长、高就业伴随低通胀的国内形势的确难得。

  消费与投资关系得到改善

  记者:不少专家认为,无论是在2006年还是2007年,如何处理好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在您看来,目前投资与消费二者之间是否和谐?

  陈东琪:现在回过头去看,2006年年中比较突出的“三过”问题,有两个“过”(投资和信贷过快增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应该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在2006年开始得到改善。投资1-5月同比增速30.3%,之后持续5个月回落,最新的数据为1-11月投资增速回落在26.6%。消费方面,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0月和11月都超过了14%,是近几年来最快的增速。这种改善是经济增长中一个最新的好迹象。

  投资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

  记者:但是从数据和各方人士的判断看,投资增速过快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2006年投资高增长除了带动国家经济整体向上,是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

  陈东琪:我们现在的投资增长超过25%,确实偏快了一些,要适当减速。但我觉得,投资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投资结构失衡除了会误导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还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资源储备越来越匮乏。

  还应该清醒地看到,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领域的投资过多,在重化工领域铺摊子太多,而流向中高端制造业的太少,流向服务业的投资比重过低,流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不足,尤其是流向公共医疗、文化教育、养老保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太少。

  注意调控弹性防投资过大波动

  记者:中央不久前已经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思路要从原来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更强调“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2007年的宏观调控方式会发生大的转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该注意哪些问题?

  陈东琪:中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力争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这势必会影响到今后的调控方式,但我觉得大的思路不会变,主要还是在具体的方式上进行调整。

  如果我们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来考虑就会明确,一方面要防止投资反弹,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资急剧滑坡,避免出现投资快速下降带来经济萎缩。因此,我觉得2007年对于投资调控要注意弹性,防止投资过大的波动;其思路可以概括为“稳定投资增长”。

  此外,在投资稳定情况下,要继续促进消费增长。这取决于就业、收入持续增长,取决于消费与储蓄关系改善,取决于消费环境改善,取决于消费信心稳定情况。总的来说,今后的宏观调控宜在导向上双稳健,在操作富于弹性。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超万亿外汇储备中国经济能否承受?

  作为全世界最大规模外汇储备的拥有者,超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敢于花钱的底气,更多的是一种担忧。中国经济能否背负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一度成为2006年的热门话题。

  未来将超过2万亿

  按照最佳储备水平应当满足偿还所有短期外债和3个月进口所需来计算,中国外汇储备早已远远超出所需。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的测算,在外汇储备满足传统功能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情况下,中国需要维持的流动性外汇储备最多为7000亿美元。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估计,如果不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到201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额将超过2万亿美元,占我国GDP的比率将达到50%以上。

  外汇储备高增长短期内不会停步

  高额外汇储备的增长步伐能否在短期内停步?在记者采访中,专家们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不太可能。

  “明年的外汇储备依然会不断增高,但是增长的速度有可能会降低。”在发改委宏观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曲凤杰看来,影响外汇储备累积的最深层次的很多原因没有解决,过万亿的外汇储备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告诉记者,在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这一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因而由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长也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曲凤杰向记者解释说,从长期来看,中国的FDI流入的基础依然存在,此外,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也很难改变。这两个原因导致了高额的外汇储备短期内很难调整,很难彻底改变方向。

  中国经济能否承受?

  有机构预测,2007年末外汇储备有可能达到1.2万亿美元,将增加人民币投放15000亿元左右。

  中国经济能否承受得了不断加速的外汇储备?曲凤杰对记者说,“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她认为,目前的国际收支还是可维持的。“在某些时候,必须维持这种所谓的外部不均衡。”曲凤杰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如果这种外部不均衡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不仅会影响出口,也会影响就业。这种情形是短期内中国经济承受不了的。

  彭兴韵预计,到2010年末,央行资产中80%是外币资产,负债几乎全部为本币负债。在央行资产负债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外币大幅贬值,那么央行极有可能出现清偿力危机。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曲凤杰一直强调应该把外汇储备放到整个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大的环境中去考虑。“短期内很难根本性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长期进行结构调整。”她告诉记者,在短期内,我们继续维持这种扭曲态势,可能对整个宏观经济起到缓冲的作用,使一些企业有时间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在如何改变这种高额外汇储备的问题上,彭兴韵和曲凤杰的观点一致。他也认为试图通过转变贸易顺差来达到转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是一个‘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问题”。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措施之一是进一步放松外汇管制。”彭兴韵告诉记者,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外汇收入几乎全部集中在政府手中,现在就要改变这种情况,允许企业和居民持有一部分外汇资产。这部分外汇资产就不能叫作外汇储备,鼓励他们多持有一些,政府就可能会少持有一些。

  彭兴韵所说的这项措施就是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今年初提出的“藏汇于民”。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藏汇于民”的可行性。因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居民和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售出外汇资产,而不是持有外汇资产。

  夏斌提议,超过适度水平的外汇逐步交由财政部或者设立专门的机构单独管理,这样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并保持汇率稳定。财政部从市场上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的方式筹资购汇,财政购汇后,主要用于海外和国内的战略性投资。此类改革应该以小步的方式进行,财政部可以首先发行2000亿到4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

  对于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国外的研究机构一直强调,应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临近岁末,业内又开始有传闻说,中国可能会在明年允许人民币汇率加快升值速度,以阻止创记录的贸易顺差带来外汇储备进一步扩大。

  曲凤杰认为,不断增高的外汇储备虽然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还远远没有到迫使人民币汇率必须改变的地步,“毕竟对中国来说,国内的经济失衡才是更大的问题”。

  本报驻京记者吕天玲

  宏观调控大事记

  两次加息

  4月28日,央行宣布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8月19日,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三调存款准备金率

  7月5日提高到8%;8月15日提高到8.5%;11月15日提高到9%。

  组合拳频频出击高房价

  5月17日,国务院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简称“国六条”;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为“国十五条”;7月24日,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

  9月5日,新华社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高能耗及资源性产品出口门槛提高

  9月14日,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11月1日起再次提高油煤等资源性商品出口门槛。

  策划:张翼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