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您对当下时评生存状态如何评价,期望是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02:58 江南时报

  鄢烈山: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为观念的碰撞和更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期待有更多直言不讳的表达。

  刘洪波:有可言说者,有不可言说者。同一环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无所谓期望。

  金陵客:时评应该属于“草根文化”。草对生存状态的要求最低,山沟里、岩缝上,只要有一点点可能,就能生根。不娇气,不企求进温室,也不必艳羡大雅之堂,更不奢望别人对它如何赞美。因此,如果说对时评有什么期望,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期望它不要改变自己的草根属性,不要脱离草根状态。

  张天蔚:整体水平不容乐观,自身的弱点比外在的束缚更严重,外在的束缚又阻碍了自身的进步。希望时评界提高自身水平,在与外在束缚的博弈中更主动和有力。

  陈鲁民:良莠不齐,精品欠缺,泡沫太多,过于浮躁。

  郭松民:环境逼仄,作者浮躁。环境逼仄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来自“有关部门”的管制,中国的言论自由尚未完全获得法律的保障。二是资本力量的约束,现在很多市场化的媒体都是要靠资本拥有者的投入才能维持运转,它们自然不能得罪自己的投资商,此外,一些大的广告客户也可以影响媒体舆论的价值取向。三是编辑的自我设限,主要是自我设定一些“政治正确”条条框框,以此来取舍稿件。

  作者浮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时评仍然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的状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很像一个“农贸市场”,还没有进入到“专卖店”的层次。

  期望当然是能够尽快走出这种状态,但短时间内看来很难。

  徐迅雷:时评总体水平并无突破;最遗憾时评界的“公民写作”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功利写作”;最期望回归“公民写作”抑或“公众写作”。

  肖余恨:我说过,媒体的竞争,最后也是观点的竞争,特别是对纸媒来说。当下的时评有些虚火,我讲的虚火,并不是说时评太多了,而是有价值的、能够真正给人以启迪、帮助人对新闻事件有深度解读的时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应该说,时评能够有今天这样的繁荣局面,得益于这是一个相对开明的时代,我们有了一个最好的时评写作的环境,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在客观上消解了观点的垄断,使得公民表达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因此,我们有更好的条件、更多的理由期待时评能够吹沙见金,更上一层楼。

  潘多拉:当下时评浮躁中有生机与火力,杂乱中依稀可见繁荣的希望。希望时评作者要注意提高,不要只追求数量,不要低水平重复。要明白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刘根生:眼下大量时评,抽去其中材料,只剩下几句骂人的话。我希望时评能多些理论含量,为媒体提供思想支撑。

  乔新生:时事评论不是观点的宣泄,也不是看法的大比拼,时事评论应该是充满理性的讨论。我们需要观点,但我们更需要支撑观点的理论。

  曹林:时评的生存状态总体在不断变好,时评版越来越多,评论写作越来越职业化,评论话题越来越开放,高官越来越重视新闻评论(据说南方某省省委书记每天必看本地一份都市报的评论版),推动社会进步、影响事件进程的作用也越来越彰显。期待表达的尺度能进一步放开。

  刘武俊:时评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时评作者越来越平民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专业化的趋势,学者介入评论(记者说刘武俊也是学者派,他表示同意。编者注),希望时评多一些建设性,少一些浮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