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一年,我们精彩走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04:30 深圳特区报

  这一年,我们精彩走过

  ——写在市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刘键刘伟

  樊鹏杨丽萍李舒瑜2006年的日历,只剩下了最后两页。

  回头翻阅深圳这一年的“成绩单”,我们满怀自豪:深圳,精彩地走过了这一年!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

  ——这一年,是深圳百尺竿头、再攀发展高峰的一年: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全年GDP首破5000亿大关已成定局。仅1-11月,就完成本市生产总值51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这一年,是深圳真转真变、实现发展模式新跨越的一年:1-3季度,“效益深圳”综合指数达110.3%,比去年同期上升5.1个百分点。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比去年同期提高0.28亿元;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万元GDP水耗下降3.52立方米;

  ——这一年,是深圳和谐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双年行动”有声有色,老百姓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逐步破解……在“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中,深圳名列第一位,更多市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回首这精彩的一年,我们的心情,是一份丰收后沉甸甸的充实,更是一种超越自我后实实在在的自信。

  美国《时代》周刊在其题为《深圳的诞生与再度辉煌》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深圳今天面对的转型问题,整个中国经济也将遇到……深圳的转型或许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

  【精彩看点:科学发展】

  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是深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发展模式真转真变的“两大抓手”。一年来,两大“抓手”抓出发展新局面:深圳走出了一条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路子,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新面貌

  在连续20多年的“加速跑”后,深圳面临“发展的烦恼”:土地、资源、人口、环境面临“四个难以为继”。

  “按照这样的发展道路走下去,即使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长需要。”深圳市委主要领导曾这样形容发展的“窘境”。

  深圳市委、市政府义无反顾地作出历史性的抉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模式,把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探索出一条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又好又快的新型发展道路,实现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跨越。

  从“快”到“好”,“好”字当头。字序的调换看似简单,背后却是一系列“处方”发挥的综合效应。

  转换控制“信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拼一时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座次排名,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减少消耗有形资源,善用无形资源,向改革创新开放要发展的资源、空间和动力。

  制定科学“标尺”。经过深入调研精心设计,今年8月,深圳率先在全国推出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由四个方面20项指标和效益指数构成,改变了长期以来单纯以GDP数字为刻度的统计模式,成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加重政策“杠杆”。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1+20”文件,形成了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框架结构。5月,出台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文件和近期实施方案,绘出了“路线图”。7月,又率先颁行全国首部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提出了十大制度安排。对日益成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主体的民营经济更是放胆支持,出台一整套措施。

  打出组合“拳脚”: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一批产业高端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向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倾斜;大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国企、事业单位体制、财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努力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启动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积极改善社会民生;实施了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变轨”,可以从今年涌现出的一些新名词和词序调整上找到足印:“软资源”、“硬化”、“湿地”、“工兵”、“风暴”等,成为发展模式探路的触点;“筑巢引凤”变为“引凤筑巢”,“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制度成本”变为“制度资本”等,则反映了政府基层工作思路的折点。

  两大“抓手”,“破门”有力:

  走企业,我们看见自主创新让“深圳创造”风生水起:创维今年先后推出可录、无线蓝波、屏变和3G-USB液晶电视,在应用技术创新上首次超越日韩企业,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中期纯利同比翻了两倍;华为卧薪尝胆,凭借众多发明专利,将各类通信产品推销到了北电、阿尔卡特、思科等国际巨头的大本营欧美市场,让跨国巨头惊呼“狼来了”。

  访城区,我们感受循环经济让“绿色深圳”逐步走来:福田区通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破解土地等资源瓶颈,目前已有数百家国内外大公司和金融机构“安家”,仅天安科技园1平方公里土地就汇聚了2400家科技型企业,年经营收入超过1000亿元;龙岗区把好土地关,推行“零用地招商制度”,着力完善当地的产业链以及周边配套设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今年前11个月,该区增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就有11家。

  1-11月,深圳完成生产总值5108亿元,同比增长14.6%。前三季度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同比下降1.9%、9.9%,“效益深圳”综合指数达110.3%,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

  【精彩看点:“双年”行动】

  生物物种的进化演变,根本在于基因的变化。而一个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变,更多在于基层“细胞”的变化。着眼于建设发展的全局,深圳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双年”行动一年,成效斐然

  今年春节,市委书记李鸿忠来到挂点的宝安区光明街道调研时指出:“衡量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成效如何,要看市区领导的精力投放了多少、基层面貌改变了多少、涉及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解决了多少。”

  “三个多少”将“双年行动”推向快车道:

  ——进行区划调整与管理体制创新试点。4月29日,民治、龙华、大浪和布吉、坂田、南湾等6个街道揭牌,扩大了街道综合执法范围,创新街道管理体制,比如增加了行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药品管理等12个方面有关事项的行政处罚权,以提高基层行政执行力。

  ——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向基层倾斜。今年以来,市、区有关部门就帮助光明街道各社区完善了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道路硬底化工程、灯光球场、排水管网、排污管网、路灯工程、围合式小区建设以及居民区小型休闲花园建设等。

  ——“梳理行动”向精细化层面展开。“百日行动”、“下梅林拆迁战”……一个个漂亮的战役打下来,一个个困扰社会和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随之迎刃而解。2006年,深圳顺利通过全国环保模范城复查和全国卫生城市复查,在全国首个被授予“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

  ——铁腕保护生态控制线:今年5月,我市首次公布了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974平方公里土地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仍有人胆敢触及“铁线”,在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实施违法建设行为。这一结果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长许宗衡指出,基本生态控制线是城市经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是一条任何人都决不能擅自触碰、动摇、蚕食的“铁线”。六区雷厉风行,各街道各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拆除违法建筑,半个月内,基本生态线划定后产生的违法建筑均被夷为平地,有关责任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这一仗,打得精彩,打得及时!

  “双年行动”中,一项项民心工程相继开工,又有一些百姓工程竣工后盛装迎客: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我市的18条道路大修计划列为“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的重要内容,而深南路路面修缮及交通改善工程则是重中之重,目标是将深南大道打造成最具深圳特色、交通最畅顺、环境最靓丽的景观大道。深南大道路面修缮工程自9月开工后工程进展顺利,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

  人民南片区改造工程更是“双年行动”的“闪亮之作”。本月正式改造竣工的人民南片区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片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不夜天”景象。人民南的灯亮了,市民的心也更“亮”了。很多市民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赞不绝口。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马介璋动情地说:“人民南的改造,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作风,如今的人民南,可以与香港任何一个繁华地段相媲美!”

  【精彩看点:城市文明】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勇攀高峰的深圳深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增强了自身“体力”;而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则可以提升城市“内力”。文明深圳壮丽乐章,在鹏城上空回响

  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城市各处温暖如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深入社区,“支援灾区”、“关爱行动”、“军民共建”等群众性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出了以丛飞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典型,让深圳这座城市没有心灵的“冬天”。据了解,深圳文明指数年均增长率达9.0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人文指数与诚信指数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两位数。

  文化产业大步健康发展,成为经济又一支柱:中心区图书馆、少年宫、深圳书城等一批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市民休息学习的好去处;举办“文博会”、“读书月”、“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国际青少年钢琴协奏曲大赛”等活动,启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中国文化产业网新版等,成为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统计显示,前11月,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一道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51.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

  影视剧,是近年“深圳制造”文化产品的代表,目前正在酝酿与策划动画片《奥运故事》、长篇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之僧兵传奇》、电影故事片《大水》等;福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日前启动田面“设计之都”建设项目,为灵感创意提供挥洒空间,该项目利用田面村旧厂房改造完成,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主要吸引国内外创意设计知名企业和国际著名设计大师进驻。

  文明与文化舞台,全民参演,歌声嘹亮。

  一批批社会办的民营文化实体掘金文化产业,实现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中外精品演出季,由于得到深圳移动公司的支持,成为市民心中一桌年终“精神盛宴”;深圳世界之窗五洲艺术团转制为深圳歌舞团后,演员觉得身份提高了,压力更大了,演出也从景区走到了全市,演员工资的一半来自演出费,《千古风流》节目演了几百场,质量丝毫不减。

  文明风气,文化大餐,提升了市民素质,擦亮了城市品牌。刚刚结束的深圳读书月,大师云集,书海泛波,书籍的芳菲弥漫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在福田,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市民读书忙;在南山,“博士论坛”差点挤爆棚;在桃源社区,小区妇女纷纷离开麻将桌,回到阅读中来。

  “以前对深圳的印象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一座搞经济的城市,现在这种印象已经彻底改变了。”著名记者唐师曾说,“深圳致力于先进文化的传播更让人感动,文化大讲堂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很好的探索。”

  在今年举办的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上,扬州市副市长孙永在参观深圳展位时,对沙头角渔灯舞和下沙大盆菜等富有深圳民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感兴趣。他说:“看了才知道,深圳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一夜城’,她也是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我们对深圳有了新的认识。”

  【精彩看点:社会民生】

  这一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老百姓真切地感受:我们的城市环境更漂亮了、社会治安更好了、看病更便宜了……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3季度,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1%的较低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全市刑事案件下降11.5%,教育、卫生、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在“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中,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名列第一位。市民,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劳务工享受到了:“我今天看病自己只掏了7元钱,打了针还拿了两天的药,在深圳打工真的很幸福。”龙岗荣丰电器厂的外来劳务工王江月感冒了,她来到龙岗区布吉坂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持“深圳市劳动保障卡”刷卡看病。王江月是深圳施行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受惠者之一,今年,我市通过全国首个劳务工医疗保险办法《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300万劳务工纳入了医疗保险体系。

  ——老年人享受到了:家住罗湖的73岁老人黄颂因为中风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花700元请了一个护工,他给记者算账:“请护工政府每个月还给我300元补助,自己只要添400就可以了,我们老年人真正得到了实惠。”今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市全面启动,10500名高龄、特殊群体老人每个月获得200元至500元不等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

  ——孩子们享受到了:今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用3到5年时间,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在设施设备、生均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水平等各方面优质均衡发展。大冲小学学生家长林聪谈起这个一脸兴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让每个孩子拥有公平的跟跑线,其实是一项最大的民心工程。我期待以后再也不用为择校、择班等问题烦恼了。”

  ——困难家庭享受到了:今年,我市大幅调高了两个与收入有关的标准,一是最低工资标准,达到810元,一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361元,这两个标准至今是全国最高。前不久市民政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市低保对象如果加上基本医疗救助、减免教育学杂费、住房补助金、资助上大学、煤气费优惠等救济服务,每人每月可以享受的救济金约为700元。18岁的郝加泷今年以690多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小郝生活在单亲家庭,依靠低保金持续生活,资助我市低保贫困生上大学的“雏鹰展翅”计划解决了他学费的难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激动地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城市里是我的幸福。我将怀着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社会。今年,共有400多名贫困大学生接受了这项计划的资助,平均每人每年资助额达7000多元。

  ——千千万万深圳人民享受到了:我市卫生事业“一大一小”建设取得新进展,社康中心覆盖率达到77.3%,医疗费用明显下降,全市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21.6元,同比下降9.6%,每住院人次费用4745.5元,同比下降11.5%,居民看病更加方便更加便宜;我们大力推动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和“四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大家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今年以来,共有16位市领导、73位区领导先后带案下访,协调处理信访案件145件,八成以上得到了妥善解决,温暖了成千上万市民的心。

  “这一年,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满更加快乐。”这是采访中,许多市民的共同感言。

  【精彩看点:党的建设】

  2006年,深圳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深圳党建工作有力地延伸到了基层、到了非公有制企业、到了只要有党员存在的地方,“我是共产党员”的口号在深圳叫得响亮

  “我将不负重托,带领广大党员树立好党支部这面旗帜!”12月15日晚,随着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部党支部筹备小组组长郭晓晖从市领导手中接过鲜红的党旗,世界500强之一的沃尔玛(中国)总部党支部在深宣告成立,深圳推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两新”组织尤其是外资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两新”组织已快速成长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阵地。为了加快“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步伐,深圳不断创新工作理念,除了建立了100多个“两新”组织基层联系点指导“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外,还建立了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基层党组织与工青妇组织在活动阵地等方面资源共享,增强了“两新”领域党建工作合力。目前,深圳“两新”领域共建立党组织2200多个,管理党员4.2万名。

  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的流动党员数量巨大,今年,深圳市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大了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的组建力度,使“支部建在单位”的传统做法与“支部建在社区”的创新之举有机结合,罗湖区今年先后开展了以东门为代表的“片区建党”、以水贝珠宝交易中心和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为代表的“园区建党”、以地王大厦为代表的“楼宇建党”等。

  与此同时,深圳还不断创新社区党建载体,使社区党建工作走出了一条条新路子。“党员会客厅”便是其中之一,罗湖区莲塘街道仙湖社区党总支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党员会客厅”,由社区离退休党员在“会客厅”轮流值班,接受群众来访、来电、来信。截至目前,该“会客厅”已解决和正在处理的问题有36宗,被群众誉为“及时雨”。“党员会客厅”不仅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更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除了“党员会客厅”,一支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也深入到各个社区为社区居民服务。小感冒、热气上火、擦伤扭伤懒得往医院跑一趟怎么办?沙头街道上沙片区的群众还有另一个选择——到居委会,因为上沙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的队员们在居委会里设点“摆摊”,为群众免费义诊;香蜜湖街道的党员志愿者们则热情投身到“关爱行动”中,积极为弱势群体捐款;莲花街道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主体,组建艺术团、合唱队、秧歌队等,下到每个社区为群众表演上百场精彩的演出……党员形象在群众心中得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加强,南园街道96岁的老人陈奋鹏毅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