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泰国“外资管制事件”不会引发新的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06:00 光明网
杨涛

  目前的亚洲各国经济结构已与1997年时有所不同,在充分关注内在经济稳定和经常项目状况,努力推进经济和金融结构改革多年后,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亚洲各国发生的可能性已很小。

  这段时间,亚洲最吸引眼球的货币可能并不是人民币,而是泰铢。12月18日,泰铢汇率升至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起9年来的新高。同日,出于对短期资本迅速流入的恐惧,泰国

央行要求该国商业银行冻结2万美元以上的新增外汇存款账户的30%,为期1年,以遏止汇率投机。

  受该消息影响,19日泰国股市出现16年来最大跌幅,泰铢币值也直降1.5%,至1美元兑36.08泰铢,并引起周边亚洲国家的股市出现动荡。为避免形式恶化,泰国政府紧急决定废除限制外资自由流动的规定。至此,泰铢和泰国金融又玩了一次“心跳游戏”。

  热炒泰铢的国际短期资本“幽灵”再次显现

  今年以来,泰铢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开始明显高于本地区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伴随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长的同时,热炒泰铢的国际短期资本“幽灵”

  也再次显现。造成泰铢升值的直接原因是外资流入,背后则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2006年,虽然受到政局波动等负面因素影响,但市场对泰国经济增长还是普遍看好,同时泰国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4%到4.5%提升为4%到5%,同样支持了泰铢币值走强。而由于美联储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油价回落等因素作用,外资进入亚洲市场进行股市和其他资产投资的积极性较高,整体上给亚洲货币提供了支撑。

  尽管亚洲各国近年来的经济重整和繁荣,带来了亚洲货币的普遍升值,但从长期看,此前泰铢的升值幅度一直低于本地区其他货币,尤其是韩国元和新加坡元的升值幅度。到2006年10月30日,韩国元和新加坡元的币值指数与1999年8月份的指数相比已分别上升了25.8%和6.2%,但同期泰铢币值指数仅上升了1.7%,因此国际炒家认为泰铢还有升值机会。

  此外,市场预期一直在推动泰铢升值,这些预期包括认为泰国经济加速增长将减缓该国央行对泰铢升势的忧虑,以及人民币升值前景可支持泰铢币值走强等。

  本次事件引发普遍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由于如上种种因素作用,泰铢升值和投机资本流入,终于超过了泰国央行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出台强硬措施。

  如果从短期资本流入引发资产泡沫风险的角度看,近期泰国金融形式倒与1997年的危机之前有类似之处,而出台如此强硬的措施,也表明当年始于泰国的危机给其货币当局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在市场做出反应之后,人们同样看到泰国股市此次狂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有许多相同之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泰国政府大概同样是基于对前次危机的恐惧,而及时废除了管制政策。

  应该说,目前的亚洲各国经济结构已与1997年时有所不同,在充分关注内在经济稳定和经常项目状况,努力推进经济和金融结构改革多年后,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亚洲各国发生的可能性已很小。

  有学者认为泰国的形势比较特殊,反映在短期利差、12个月以来央行采取的冲销措施、投资组合资本的流入、外汇储备累积四个方面,而亚洲其他国家这些方面的情形有所不同,因此效仿泰国出台强硬措施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从泰国外资管制政策发布后的情况看,周边国家货币并未出现较大的连锁波动,其他各国虽有可能会出台资本管制措施,但肯定会更加谨慎。

  在泰国废除管制政策后,本次事件引发普遍货币危机的可能性更不会存在。虽然在这次泰国央行与市场的博弈中,双方都有判断失误的地方,但在客观上表达了泰国在遏制泰铢过度波动方面是严肃而认真的。从亚洲角度讲,也表达了亚洲国家不愿意承担本币过度升值的压力。因此表明亚洲货币升值的过程中,反向风险同样存在,这也能警醒国际资本对亚洲市场的过度追捧。从这个意义上,泰国政府倒是做了一件具有正外部性的政策实验,适度修正了国际市场预期。

  要在放松管制与过度管制之间达到某种平衡

  在本币升值压力和热钱流入导致资产泡沫风险方面,中国与泰国具有相似的情形。

  在外汇体制改革中,泰国的外资管制事件,再次使我们需要警惕一个传统命题,即如何在放松管制与过度管制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对货币、资产价格和资本流动的适当控制是必要的,否则人民币升值压力会与国内高储蓄引起的流动性过剩一起,引发更大的资产价格膨胀风险。而在出台管制措施过程中,过于强硬的措施同样要慎用,而货币当局对市场预期的动态判断也非常重要。如果进入较高金融自由化状态,央行的政策能力将面临更高要求,政策失误的负效应也会被放大。

  归根到底,货币自由化下的波动风险是难以琢磨的,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规划汇率改革和管制弱化,才符合长远国家利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