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购车2006汽车消费关键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09:33 南方日报

  即将谢幕的2006年车市“降”字当头。从年初到年末,市场上的降价之声一直不绝于耳。于是,越迟购买越便宜,配置还越丰富。就像编剧们常说的一句话:好戏永远在后头。

  当然,消费者除关注降价外,在买车前还会上网看看权威的第三方油耗公示、碰撞评判、是否达到国Ⅲ标准,将这些结论作为购车的重要参考。此外,一些消费者在第二季度买车时候可能还受到了消费税的调整而一度延后了出手时机。

  回首2006年,这是值得消费者兴奋的一年,车价至少降了10%,买车越来越便宜;全球首发的新车不断增多,咱们国产的部分车型技术也开始领先世界。

  降价

  关注指数:★★★★★

  从今年年初、“五一”前、“金九银十”到年底,降价成为贯穿车市的主旋律,降价车型涉及上百款,降幅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而中高级轿车市场因凯美瑞上市而被彻底推翻了降价“骨牌”,澎湃的跳水声不绝于耳,从雅阁、Mazda6、天籁、君威到蒙迪欧等主流车型无一幸免,降价都在2万元以上。

  从厂家及经销商的角度出发,降价目的只有一个:促销以打击或应对对手。这种价格战受益的是消费者。以前,汽车业还是一个让许多人看了都眼红的暴利行业。为了买辆车,买家不但要花比国外贵得多的价钱,而且还要排队,甚至要看卖家的脸色而加价买车。然而,今年的几番降价,买家发现车价跌了,而且许多车价与国外已没有区别,掏钱买车还有许多服务,车商百般献殷勤来讨好消费者。

  本报点评:世界调转过来了,车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降价是把双刃剑。车价的急剧变动有促销作用,同时也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不过,当原来要加价才能买到的车型,霎时间变成狂降的车型,买家都是满心欢喜。

  安全碰撞

  关注指数:★★★★★

  8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其网站上公布了C-NCAP方案。将汽车安全分为6个级别的NCAP方案最早是在美国开展。C-NCAP是中国汽车安全评价规程的英文缩写。C-NCAP按星级对汽车进行安全评价,共6个星级,最低为1星级,最高为5+。10月,第一批国产汽车安全性能的量化数据公布,为消费者购车提供参考。今后每年将对15款车进行安全评价。至此,国内正式拥有第三方碰撞测试标准。

  在C-NCAP首次评测结果中,东风标致307在所有测试车型中获得最高分——44分,超过同类车骐达、雅绅特。特别是在40%偏置碰撞中,东风标致307获得满分,综合测评获得四星级安全认证。

  本报点评:目前国内车型达到五星级安全标准尚有一定难度,达到安全性能可以让人接受的三星级则较为普遍。该标准对车市不会带来太大的震撼,但在引入C-NCAP之后,国内厂家将不得不接受第三方监测,这有利于提高厂家在安全性能方面的投入,促进国产车型整体的安全性能提升。

  两税调整

  关注指数:★★★★★

  今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就包括对汽车消费税的调整。消费税实施后,各大汽车厂家纷纷应对,小排量汽车厂家以消费税下调为借口开始促销,大排量厂家则以消费税上涨为借口大幅涨价,有些车型涨幅从数万元至10万元不等,涨幅明显超出了消费税引起的涨幅。

  7月1日,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这是我国第6次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至此,我国汽车及零部件降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但关税最后一降却对汽车行业影响甚微。

  本报点评:汽车消费税的实施旨在“抑大扬小”,在能源和环保日益迫切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必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1.0L以下的小排量车消费税率仍为3%,远没有此前预计的取消或1%的幅度来得大,鼓励有限。而大排量车厂家大幅涨价倒确实起到了“抑大”的作用,但也给厂家带来了增加利润的机会。在这次“抑大”中,竞争激烈,中低档SUV受的冲击最大,因为这些车型的竞争优势本来就在于薄利低价。

  另外,由于进口汽车关税下调幅度不大,进口汽车整车的综合税率仍然超过50%,以及进口车实行落地完税等政策,关税降低对2006年进口汽车影响有限,对进口汽车价格影响也不大。

  排放标准

  关注指数:★★★★

  广州从9月1日起实施国Ⅲ标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3个实行国Ⅲ标准的城市。国Ⅲ标准的实施,意味着9月1日起购买了国Ⅱ标准的车辆在广州将上不了牌。但新标准对已上牌的车辆不具约束,将实行“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

  本报点评:广州车市在8月最后阶段并没有引起消费者过大的恐慌,厂家降价、推新品一如往常。可以说,本地车市从国Ⅱ时代平稳过渡到国Ⅲ时代。为了及时清货,一些经销商选择降价行动,不少老款车创造了历史新低价。一些消费者在8月底甚至淘到便宜车型。

  油耗

  关注指数:★★★★

  今年年中,国家发改委酝酿两年的轿车产品燃油消耗量(油耗)公告对外发布,在31个厂家407种相关车型的“测试油耗”中,广本等日系品牌车型油耗比较低。按照排量细分,排量在2.0L的品牌最低油耗为7.7升,第一名是福克斯;第二名是东风日产颐达,其综合油耗为7.8升。排量在1.6L阶段的品牌最低油耗为7.1升,第一名是千里马和东风标致206;第二名是力帆520和大众POLO,其综合油耗为7.2升;第三名是吉利豪情,其综合油耗为7.27升。

  此前,油耗一般由厂家对外公布,且公布的都是等速油耗。其实这样的油耗指标在平时的驾驶中永远也达不到。有统计显示,真实油耗一般要高出理论油耗达43%。据中机中心介绍,该中心公布的“测试油耗”采用的测试标准与欧洲标准一致,基本接近消费者平时实际行车的油耗。

  本报点评:以前,消费者在购车时只能接受厂家关于油耗的单方面参数,现在多了一个参考。厂家标榜的“理论油耗”与第三方的“实用油耗”数据将同时成为购车的重要参考。

  首发新车

  关注指数:★★★★

  面对中国车市的无限诱惑,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开始低下高昂的头,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最新车型的首发市场。年初,凯旋把全球首发地点选在中国。之后,在北京车展上,卡罗拉、天语等约10款全球新车首发。中国的消费者所购买的车型技术不但与世界同步,而且不少还是世界第一。

  业内认为,“全球首发”已经成为趋势乃至“卖点”,随着中国车市即将晋升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车选择在中国首发。由此可见,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世界汽车巨头的关注,同时也表明中国车市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

  本报点评:经过车市的数年发展,国际汽车巨头已经从此前只引进旧款产品到目前的“中国首发”,从对新车定价过高到扮演价格“杀手”的角色,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全球的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说明国内消费者不再那么容易被“忽悠”,掏不出真家伙就想出来混,没以前那么容易了。“全球首发”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车市的主旋律,消费者将能够得到更丰富的选择,在价格上也能得到更多的优惠。

  自主品牌

  关注指数:★★★

  自主品牌在今年不再是车市的陪衬,而真正成为“当家花旦”,开始与合资企业在同一阵营展开贴身较量,奇瑞一马当先,单月销量二度进入前三,全年销量更是有望突破30万辆,与南北大众、上海通用一起进入规模化生产的第一阵营。除奇瑞、吉利等后起之秀的自主品牌外,自主品牌的老牌企业上汽、一汽今年也开始发力,并宣布进军国内自主品牌几乎还没有涉足的中高档车领域,分别推出了荣威和红旗轿车。

  自主品牌的成长不仅体现在产销量的提升,也体现在大规模地走向海外,并走向法规、质量要求甚严的欧美发达国家,与跨国巨头展开真正的交锋。今年,奇瑞将以比去年几乎翻三番的速度出口海外,预计全年出口将达5万辆,而华晨在今年拿下了15.8万辆轿车分5年出口欧洲的我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单,一扫江铃陆风进军德国遭遇“碰撞门”的阴霾。

  本报点评:在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无论是参展规模和技术含量都不逊国外汽车巨头,并且引起了跨国汽车巨头的极大关注。业内专家预计,自主品牌轿车会在很快的时间内达到3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未来会继续延续这种增长势头。虽然,自主品牌已经超过日韩、欧美等单一国家品牌的销量,但自主品牌企业却高达20多家,集中度相当低,而且车型多数在品牌、技术乃至销售服务上都不能赢得消费者芳心。因此,自主品牌的发展仍有漫漫长路。

  订单销售

  关注指数:★★★

  今年以来,购买南北大众所生产车型的消费者估计要成为国内车市“订单销售”的试验对象。一汽-大众正式启动“个性化订单”生产销售模式,这是中国汽车市场营销订单模式创新的首吃螃蟹者。所谓个性化订单生产,就是汽车生产企业按照消费者所选择的配置进行生产、销售。如果按一汽-大众提供的选装配件进行组合,国产奥迪目前有7800多款车可供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到国内的奥迪经销网点订购自己选择配置的车,大约会在13周内提到现车。另外,途安等销量较少车型也按照消费者订单进行生产。

  在订单销售方面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凯美瑞订单无数,但产能有限,消费者也只能按照订单来提车了。

  本报点评:目前全球订单生产最有力的推动者是日本丰田公司,在其最主要的市场日本和北美早就实现了完全的订单生产。而中国内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普遍处于“付款后立即提车”的阶段,这种模式将直接挑战中国车市的消费观念。另外,订单销售对厂家可谓好处多多,不但避免了过大的库存压力,而且将减少市场动荡所带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险。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乐国星朱钦

  摄影本报记者吴伟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