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毛泽东喜欢听马季说相声(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15:41 世界新闻报

  六部录音机欣赏戏剧和相声

  毛泽东遗物中共有六部录音机,其中一部是国产“熊猫牌”收录放三用机,其余均为进口的录音机。毛泽东生前常常通过录音机欣赏传统戏剧节目、相声等。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毛泽东比战争年代还要忙碌。但毛泽东也需要休息和

娱乐,所以,有关部门绞尽脑汁,希望能找到既不影响他工作、休息,又可给他带来娱乐休闲的途径。最后,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艺术大师的演出录音放给他听。工作人员为他买来戏曲磁带,内容从京剧、昆曲,到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无所不包。

  后来工作人员又为毛泽东添置了一部西德制造的录音设备。60年代初,南京无线电厂生产出我国第一代收录放三用机。这是一个庞然大物:木制的外壳俨然一个大柜子。但这毕竟是国产货,性能也不错,毛泽东为中国能生产出录音机而欣喜。从此他便一直用这部国产录音机。

  唱片送给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毛泽东遗物中有大量唱片和磁带,数量之多,就连专门的收藏家也会惊讶咋舌。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提供的一份目录统计显示,毛泽东生前听过的唱片有几千张,磁带有2400盒。毛泽东购置唱片、磁带的花费大多来自他的稿费,也有不少是别人赠送的。

  这些唱片、磁带内容包罗万象,从戏剧、相声到国外各种舞曲、古典音乐,应有尽有。其中,各种戏剧,尤其京剧、昆曲占绝大多数。

  毛泽东喜欢守在录音机旁听京剧。听到兴致高处,他还跟着高声唱上几句。忘词时,只允许工作人员提醒几个字,不让他们跟着唱下去

  毛泽东对京剧的爱好始于延安。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居住的那孔窑洞里,时常传出那架每分钟播放78转唱片的手摇留声机发出的京剧声。这台留声机是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访问延安时送给他的。

  最初,工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为毛泽东搜集京剧唱片,但延安毕竟是“穷乡僻壤”,唱片很难找到,毛泽东身边的唱片不多。但1941年夏天,他听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缺少唱片时,就把自己保存的一些唱片送给延安台,供播出使用。

  1949年3月,毛泽东带着手摇留声机进入北平,那些曾给他带来不少欢乐的京剧唱片也随之走进庭院深深的中南海。后来,他有了录音机、电唱机,也有了藏量丰富的种种戏剧、音乐磁带。

  毛泽东晚年最大的爱好,就是守在电唱机或录音机旁听几段京剧,听到兴致高处,他还跟着高声唱上几句。不过,毕竟年纪大了,他时常忘词。这时候,工作人员就为他报词。但毛泽东只允许工作人员提示几个字,不让别人跟着唱下去。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对家乡的湘剧、花鼓戏很有感情。他收集了不少家乡戏剧的唱片和磁带。如花鼓戏《刘海砍樵》、《八百里洞庭》等;湘剧《思凡》、《五台会兄》、《昭君出塞》等等。

  毛泽东生前还喜欢优美的圆舞曲。他的舞曲唱片有《送我一支玫瑰花》、《恋歌》、《迎春舞曲》、《自由花》等。同时他还常听维也纳音乐《拨弦波尔卡》等外国音乐磁带。

  毛泽东也对管弦乐的优美旋律表现出极大兴趣。他的磁带中有相当数量的这方面的内容。如刘德海的琵琶《十面埋伏》、郭向的管子《铁弓缘》等。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始终停留在欣赏的层次上,透过毛泽东所保存的唱片、磁带,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个超级“发烧友”对中国艺术的真挚感情。(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链接

  鼓励马季下乡搞创作

  毛泽东十分注重对传统戏剧的改革创新,但他本人更喜欢那些老艺术家和传统剧目。在他保存的大量唱片、磁带中就大多为历史题材的剧目。

  毛泽东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后,曾多次观看梅兰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表演京剧折子戏,还建议由侯宝林等相声演员表演几段轻松幽默的相声。

  有一次,当时的北京市领导叶剑英、彭真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准备了一台文艺晚会。当毛泽东得知安排了侯宝林新创作的相声段子时,高兴地说:“侯宝林是个人才,我很想听听他的相声。”

  毛泽东对相声演员马季也非常喜爱。1959年至1963年,马季所在的广播说唱团经常去中南海演出。毛泽东最喜欢听马季表演的两个段子:一个是揭露江湖医生骗人伎俩的《拔牙》,一个是张寿臣创作的《装小嘴儿》。1963年,马季下乡到山东文登县进行创作,写出了三个相声段子:《画像》、《黑斑病》、《跳大神》。毛泽东知道后很高兴,说“那好,演一演,我听一听。”看完演出后,他还握着马季的手说:“还是下去好!”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