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让百姓笑容更灿烂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02:13 大江网-江西日报 |
岁末年初之际,从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抚州传来消息:抚州文化园开工了。当采访车向着抚州急驰时,抚州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他激动地告诉记者:“这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啊!文化园内将建设汤显祖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临川名人苑和能够容纳两万人的文化艺术广场,这是抚州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事。到时候,我们要真正让汤显祖的艺术回家,在抚州唱响新的‘临川四梦’!” 他还告诉记者,文化园的开工只是今年抚州市委、市政府为百姓干的好事中的一件。今日抚州,一切都在蓬勃兴起,处处都有新的变化。 民心工程,政府与百姓心贴心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这动人的诗句正是抚州西湖真实的写照。暖暖冬阳照射下的西湖碧波荡漾,不少老人正在湖边悠闲垂钓。见记者前来采访,家住城南的熊大爷主动上前乐呵呵地说道:“以前,西湖是全市的‘污水池’,城南各条下水道都往西湖走,尤其是夏天,这里恶臭难闻。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治理下,西湖变成了大家都愿意来的好地方!”站在一旁的市民王俊华指着西湖旁的幢幢高楼,愉快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就在这里。这个楼盘因西湖得名,更因西湖而成为该市最好的楼盘之一。 站在市区荆公路上,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铺设下水管道。开杂货店的余火娇说:“我在这条路上开了10多年的南杂店,以前,这里的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走。现在好了,市里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还装上了路灯。你看,这铺设的不仅有下水管道,还有煤气管道。我们老百姓真是高兴啊!” 市城建局局长张信昌说,抚州正在努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对城市进行改造,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整个城市的品位和服务功能,是当务之急。政府已投资4.14亿元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钟岭水厂、管道天然气、背街小巷等33个城建项目。 垃圾填埋场在农历年前将完成4期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也已完成了一期工程量的60%;钟岭水厂成功实现试供水;市区西大街、泰山背、马家山等7条背街小巷也已完成改造,还将改造完成28条背街小巷……幸福的笑容一次次在市民的脸上绽放。 就业计划,政府成为创业者的娘家人 一大早,记者便来到抚州市新区工业园施工现场采访。虽然寒意袭人,然而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隆隆的机器声不时在耳边响起。这里将有3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落户,尤其是工业园中心的创业园更是为抚州本土创业人才和企业准备的,不少本地企业主将在此大显身手。 就业难一直是压在老百姓心中的一块重石。为了让更多人在工业园区成功实现就业,抚州市积极实施“就业计划”,抓好与工业园区技术岗位的对接。 今年以来,全市出资1800多万元免费培训了3万多名下岗人员,其中为企业定向培训技术工人达2.1万人,举办各种类型的就业招聘大会62次。全市小额担保贷款新增发放7879.8万元,直接扶持1976人创业并带动8968人实现再就业。 下岗职工雷春来,在市创业指导中心培训后,掌握了计算机操作与运用知识,并利用这一知识,开了一家“联塑管道店”,借助计算机实现网上调货发货,年营业额200多万元; 待业青年张利福想从事餐饮业,经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免费培训后,一结业就被一家餐饮店录用; 下岗职工付文琴,依靠政府的小额担保贷款,开办了全市规模第二的保育院,吸收了5名原来一起下岗的同事入园工作。这位走上创业之路的女老板感慨地对记者说:“如果没有政府帮助,我压根不会想到自己能当上老板。” “治庸”行动,干部成为百姓的领路人 抚州市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还积极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全市开展了“治庸”行动,真正让一批想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能人走上领导岗位,让好干部成为百姓的领路人。 前不久,刚有20位熟悉工业园区发展的干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定向推选中脱颖而出,奔赴全市各个工业园区任职;年初,市里决定启动33个城建重点项目,把欠老百姓的城市建设账补回来,并要求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机制,实现责任到人,目前大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动工。 今年4月6日,抚州市委提出了“赶超型”发展战略;12月4日,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指出:在未来5年,抚州市将举全市之力,具体抓好40件大事、实事,其中突出抓好扩大就业、城镇安居、教育利民等10大惠民工程。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近些年我们落后了,但我们有信心迎头赶上”、“假如说抚州的今天是一张白纸,那么我们将会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更美丽的图画”的话语,充满着奋进的斗志、赶超的信心。 本报记者张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