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韩学生为何“感觉错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09:26 大河网-大河报

  □石子砚

  由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研究机构及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共同实施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课题成果近日公布。四国共有7304名高中学生参与调查,中国学生对韩国人评价最高,45.7%认为韩国人亲切,但只有5.4%的韩国学生认为中国人亲切。(12月29日《竞报》)

  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尴尬的彼此“感觉错位”。毕竟,45.7%与5.4%的“亲切”度的悬殊对比,对于中国人来讲,确实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笔者认为,对于这一“感觉错位”,其所折射出的其实是中韩两国之间文化产业竞争力失衡下的一种“错位”;其所反映出的,是所谓“韩流”文化的依旧强劲,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在这种文化产业竞争与较量中的式微与疲软。“感觉错位”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解读,而不是哪国人个体与群体的冷漠与非友善。

  是的,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近年来,在一些亚洲国家,这股“韩流”一直高潮不断。而反过来看,与强劲的“韩流”相比,看上去华丽无比喧闹不堪的中国文化产业,却没有形成一种具有“侵略性”的文化张力和潮流,正是这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失衡才产生了失衡的相互认同感,产生了彼此的“感觉错位”。

  “韩流”其实是一面镜子。笔者认为,通过这一“感觉错位”,反思我们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不足,反思如何用我们的本土文化来承载我们的“亲切”,来“重建”韩国等国民对于我们的认同感,才是最重要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