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直言:大学生为何不愿下基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10:01 南方报业网

  文/郭初忆

  六成多被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即便毕业时在本市“失业”,也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在被调查的已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群体中,持此观点的比例更高,超过八成。调查还显示,感觉就业容易和比较容易的人员比例为零,感觉就业困难和比较困难的比重达75.7%,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就业意愿集中在外资企业(占33.8%)和政府机关(占

31.1%)。这是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近日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该市高校已就业、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在校生。

  显然,这一调查结果会令许多人感到诧异。失业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要寄人篱下,吃了上顿可能就要为下顿着急。然而,即使是这样一种几乎没有多大尊严感的生活,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其吸引力却远远强过下基层。

  请不要随意责备这些即将独自讨生活的年轻人。实事求是地说,即使是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都缺乏普适性平等规则的支配,而体现出强烈的丛林式社会竞争的色彩,基层、边远地区及中小城市,让人郁闷的方方面面更只多不少。这一点几乎不需要过脑子就能知道。而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只有一次,有谁不想在短暂的一生中尽量让自己生活得好一些呢?更何况,教育的产业化推动了教育成本的不断高涨,压得很多家庭喘不过气来,多数人当然会选择尽量留在得到政府在政策、资源层面强力支持的中心城市,像一匹狼一样耐心等待、寻觅机会挤进收入可观、福利稳定的外资企业或政府机关,尽管他们可能因此而忍受暂时的饥饿。

  应该说,为了支持大学生下基层,政府出台了包括考研加分、免还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以应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拓宽就业渠道。但是,在任何国家,发达区域、中心城市都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地区。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根本之策不是鼓励下基层,而是找准城市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对此,早有学者研究指出,国家经济年年发展,同时就业却日益困难的原因在于,来自政府行政部门的乱收费太多,妨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严重限制了就业机会的增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伟大领袖号召数以千万计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历史动因之一就是城市就业机会有限。此一短期性应付之策造成了整整一代人的“伤痕”回忆。悲伤的历史不应重演。从这个角度来说,六成多大学生不愿下基层的鲜明而有些悲壮的立场,也应让我们警醒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