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钱"压歪公平秤 教育投入结构偏差亟待纠正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16:10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中国财经报报道,中国的教育投入除了在总量上呈现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在结构上出现了偏差。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教授王善迈,一语点破目前中国教育投入体制中的最大问题所在。 结构性矛盾 王善迈指出,首先,在教育经费投入的层次上呈现“倒金字塔”型,即教育经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配上出现了“倒挂”。公共教育资源向高等教育过分倾斜,而基础教育的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其次,在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上,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的调查数字,以生均教育经费为例,2004年我国城乡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之比为1.2∶1。在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城乡差距也很明显,2004年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之比分别为1.4∶1和1.3∶1。 最后,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明显。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低层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财力差距巨大,使我国地区之间义务教育财政资源不均等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权、钱”二字压歪公平秤 在基础教育阶段,“目前我们大多把目光集中在‘以钱择校’上,其实,形形色色的‘以权择校’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平度危害更大”,王善迈说。 虽然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分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然而,一些地方择校风仍禁而不止。 王善迈指出,目前实行的高中“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其实质仍是“用钱买分数”。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一些优质学校,在获得公共资源重点倾斜的同时,又通过市场获取大量的民间资源,靠收取择校费加大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而普通学校则只能获得十分有限的公共资源,导致“马太效应”。 淡化并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 中国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三个阶段,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体现形式,但无一例外地都与我国目前仍执行的“重点校”政策密切相关。 王善迈表示,政府非均等化的投入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之间发展的两极分化。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政策加剧了学校之间的不均衡。“现在重点学校是‘两头拿钱’,一头是政府的大量拨款,另一头还有数量不菲的学费和择校费。” “淡化和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是当务之急,必须在公立学校范围内淡化并逐步取消重点校、示范校”,王善迈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公立学校间应采取均等化拨款制度,当前政府应将财力、师资主要用于加强薄弱校建设。 用公共财政手段矫正偏差 要纠正当前教育投入结构性的偏差,必须让公共财政唱“主角”。王善迈说,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满足全体人民对包括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的需求。政府有责任为每位公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之一。 在中国现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同的。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应依法提供义务教育,并承担所有的义务教育经费,保证全体适龄儿童得到基本的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除承担部分日常和基建经费外,还应建立助学贷款机制,使贫困学生不会因为无法筹措学习费用而失学。 王善迈最后指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既然正规学校教育服务属于准公共服务,那么教育经费来源和负担应多元化,既不应由财政全部负担,更不应由学生和家庭全部负担,义务教育则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同时可以吸纳部分社会资源。二是办学主体应多元化,这不属于教育服务应由谁提供和谁“买单”的问题,而属于教育服务谁“生产”的问题。三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应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和群体间均衡配置,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倾斜对象不应是学校,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科和专业上,采用招投标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并公开透明。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既有公平又有效率的教育投入新体制。(钟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