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元赔偿引发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10:05 上海青年报

  □张汉

  12月29日,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判决乐天公司在产品外包装上使用“全国牙防组”非法“认证”标志,属于虚假宣传,结果是判决消费者李刚获赔等同于原商品价款的8.9元钱。同时,法院已就此案向卫生部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司法建议函。两部门函复法院称已叫停全国牙防组的认证活动,并将准备建立统一的口腔保健用品认证制度等。

  (《北京娱乐信报》12月30日\)8.9元,不过是消费者购买注有“本产品已经通过全国牙防组认证,经实验证明……不会引起蛀牙”等文字产品的原价格,也就是说,在经过了近半年时间的诉讼后,该消费者并没有从成功的诉讼中得到任何经济上的利益,因此有人为其鸣冤,甚至有人在责问:其他那么多购买过使用“全国牙防组”非法“认证”标志产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应该由谁来维护?

  这样的责问决不是起哄,而是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后的一种无奈,是在迟迟得不到有关职能部门的解释和处理后的不满。

  曾几何时,“全国牙防组”是口腔保健类产品品质权威的象征,以致老百姓在选购牙膏、漱口水和口香糖等产品时,都会拿起产品包装盒,看是否有“牙防组认证”的字样。虽然人们可能并不知道“牙防组”是何方神圣,也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但“全国”

  这个巨大的概念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使得他们迷迷糊糊地认为:有了它,就意味着品质的保证。但可笑的是,一个并不合法存在的组织居然在各级职能管理部门的眼皮底下招摇多年,我们不禁要问,管理部门难道不是在犯失察的错误吗?如果不是新闻记者“偶然”发现“全国牙防组”的破绽并予以质疑和揭露,这个由两张桌子、两部电话、两台电脑和两个办公人员就构成的组织还会欺骗百姓到何时?

  当真相暴露后,可以说,企业是牙防组的受骗者,但也是骗人者。人们知道诉讼程序的复杂与艰辛,除了无奈,多数人自认倒霉。而我们也注意到,在这起诉讼全国牙防组的认证资质案件中,原告是一位法学博士,而且他最初的诉讼要求是乐天公司和全国牙防组消除乐天木糖醇口香糖包装上的认证标志,并要求超市停止销售此产品,同时要求赔偿购物款。

  如今,在那些得到“全国牙防组”认证的厂家生产的9个产品的包装上,再也看不到炫目的“权威认证”标识了。所以我们看李先生获赔这8.9元的赔偿,其象征含义已经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终于有这么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利用法律的武器来揭露真相,维护自己和百姓的权利,并且得到了胜利;终于有像

卫生部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样的管理机构站出来,给了百姓一个承诺。

  权威认证对于百姓而言,就是意味着值得信赖,可以放心地使用。那么以后我们在所谓认证产品这方面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我们期待答案是肯定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