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05:59 钱江晚报

  ■本报通讯员 罗静 本报记者 俞熙娜

  本报讯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近日揭晓,北京大学等发现的地球“磁场零点”,南京大学精确测定的“银河系英仙臂的距离”等10家高校在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榜上有名。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已刊登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科学界顶级杂志上。

  1.找到“磁场零点”

  北京大学等——磁重联零点及其邻近磁场结构的卫星观测研究

  磁零点提出至今的60多年来都没有科学家找到过它,因为它的三维特性要求至少空间四点同时测量。由欧洲空间局发射的4颗Cluster卫星和中国发射的两颗探测卫星组成第一次太空六点联合探测,濮祖荫教授领导的中国双星-Cluster科学工作队合作研究小组,在浩如烟海的卫星探测数据中,成功地找到了在地球磁尾的磁重联过程中存在磁零点的证据。这不仅是太阳风暴和磁层空间暴等许多重要科学问题的关键,而且对于“人造太阳”的科学基础——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以及众多流体物理、天体物理及数学问题都至关重要。

  2.测定银河系英仙臂距离

  南京大学——银河系英仙臂距离的高精度测定

  银河系是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系。人们虽然能够很容易地用望远镜观测到非常壮观的河外旋涡星系,却由于银道面上有大量尘埃的遮挡,不可能测量银道面上几千光年以外天体的距离。南大教授等首次精确测量了英仙臂中一个分子云离地球的距离(约6370光年)和运动速度。这是有史以来天文学中精度最高的距离测量,意味着人类能够直接测量银河系的大小和它的运动状态,对精确测量宇宙的大小和年龄具有重要的意义。

  3.防治子宫内膜癌

  北京大学——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

  三苯氧胺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抗癌药物,广泛用于对雌激素敏感的各期乳腺癌治疗和预防。然而长期困扰医生的是三苯氧胺虽然能够有效防治乳腺癌,但同时又能诱发子宫内膜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北大教授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为子宫内膜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4.防止慢性肾病患者肾衰竭

  南方医科大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晚期慢性肾病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是目前用得最多的肾保护药物。然而对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多数医生由于顾虑疗效和安全性而放弃使用上述药物。侯凡凡教授的团队首次证实该药能有效延缓晚期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发展,使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慢性肾衰竭的危险性降低43%,突破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不能用于晚期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禁区,使更多患者受益。

  5.发明新一代光探测器

  北京邮电大学——高速窄线宽可调谐的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

  光通信技术的革命往往始于关键器件的创新。研制性能更高的集成器件是当前热点,任晓敏教授创造的“一镜斜置三镜腔”可调谐解复用光接收集成器件近乎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目标。这属世界首例,发明专利已向企业转让。

  6.降低生物农药的成本

  上海交通大学——井冈霉素的基因捕捉与组装合成

  井冈霉素是一种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并是生产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前体物。交通大学教授从分子水平上捕捉必需基因并阐明其生物合成机理,对降低井冈霉素的生产成本、提高其活性水平和生产效率,最终提升其系列产业的技术水平意义重大。

  7.减轻航空发动机重量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高效精密数字化冷工艺制造技术

  整体叶盘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实现结构创新与技术跨越的核心部件,具有减重、减级、增效、提高可靠性等优点。英、美等国上世纪90年代初在新型发动机上开始应用,并严密封锁其制造技术,使其成为国际难题。西北工大等经过7年攻关,终于打破了“封锁”,系统地解决了研制全过程的主要难题。

  8.煤气化技术的突破

  华东理工大学——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

  这项产业化技术将应用于以水煤浆为原料制备合成气和燃料气,是发展煤基化学品(如甲醇、氨、二甲醚等)、煤基液体燃料、多联产系统、制氢等过程工业的关键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而且为企业大大减少了专利许可费,同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9.让植物多吸收“钾”营养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响应低钾胁迫及钾高效性状表达的分子调控网络机理研究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但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严重缺钾,并且钾资源极端匮乏。武维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揭示了调控植物在低钾胁迫条件下高效吸收钾离子的分子调控网络机制,即我们可以想办法让植物提高吸收钾的效率来抵制缺钾状态。

  10.提高铝的提炼能力

  中南大学等——中国铝业升级的重大创新技术与基础理论

  铝是仅次于钢铁的战略资源材料。由于我国的铝土矿资源中铝品位低、杂质多,极难分离与溶炼,我国高性能铝材的70%以上依赖进口,中南大学的技术突破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