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小学“圈养”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05:59 今日早报

  上海部分小学“圈养”学生

  课间10分钟限制学生活动自由,不允许走出教室

  下课了,上海一些小学的操场仍然静悄悄。据了解,这些学校在课间10分钟限制学生活动自由,不允许走出教室,这种做法被家长喻为“圈养”。

  面对部分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质疑,学校方面解释说,限制活动空间是为了消除隐患、保障孩子的安全。

  下课铃响后操场上空荡荡

  近日,上海旺旺网育儿论坛上,一位家长发布的“哪些学校的小学生课间被‘圈养’或‘不圈养’?”的帖子,迅速引起家长的注意,引来很多跟帖,其中有70%的投票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圈养”。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所小学,下课铃声响过后,操场上空荡荡的,只有在教室走廊里能看到孩子们打打闹闹的身影。一年级三班的黄逸中说,老师不允许他们去操场,怕摔跤,太危险。

  一些家长对“圈养”现象表示了担忧,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一年级学生朱冉的妈妈说:“每天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长此以往,孩子的体质会下降。”

  也有家长对“圈养”表示理解。一位家长说,她同事的女儿读小学一、二年级时,经常受伤。有一次眼角被小朋友撞伤,缝了7针。也有部分家长表示,课间休息10分钟,如果玩得太疯,对孩子下一堂课的学习会有影响,因此操场活动需要受到一定限制。

  对课间时间被限制活动自由,即使是那些表示理解的家长也于心不忍,认为孩子们“确实很可怜。”

  学校称是为了学生安全

  一些家长为此向学校反映,学校方面的解释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由于学校老师人手有限,很难全方位顾及,划定活动范围便于管理。据了解,限制学生下课10分钟活动空间的规定,通常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学校方面称,“低年级小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容易受伤,自己摔的、被撞的可能性都有,对低年级孩子的安全问题需要更加重视。”

  不同形式的“圈养”,不仅出现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的小学也有。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文军认为,学校采取“圈养”等方式,其压力不仅来自家长,也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被主管部门扣分、扣教育经费。”

  2006年,我国发生了好几起大的校园安全事故,有学生踩踏事故、集体食物中毒事故、非法校车车祸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安全得用“自由”换?

  国家特级小学教师刘云霞认为,学校希望通过“圈养”达到安全保障的做法,其实并不可行。这样做会过度限制学生自由,反而增加学生的焦躁情绪、暴力倾向,甚至引发更多衍生问题。

  专家指出,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将学生安全作为全社会的问题来处理,改变学校、家长、社会的观念偏见。

  “日常生活中,社会和家长就应该关注学生安全问题,不要等到学生出现安全问题时,才引起重视。”刘云霞说,平时,家长就要对孩子及时进行安全教育,不要将安全教育任务全部推到学校;相关部门等也应从细节上考虑学生安全,例如学校附近的交通问题、学生安全的全社会宣传等。(0110901)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