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们为什么关注刘志荣的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06:00 光明网
邓海建

  12月26日《新京报》消息:北京村民举报村干部倒矿遭人报复,家中被炸。北京昌平区湖门村刘志荣得知村委会以每吨1800元的低价把矿石资源卖给少数人,再让这些人以每吨2300元至2500元的价格出售谋取利益,于是联合其他村民上访,最终罢免了村支书。11月29日晚,他家莫名被炸。

  知屋漏者在宇下。最接近真相的,大抵正是亲历真相的那一群人。他们的声音、他们负责任的声音,平衡着这个社会的正义和良心。我们关注“刘志荣们”的命运,就是关注我们的个体力量光明正大去博弈正义与公平的成本。法理而言,实名举报可以使办案人员迅速、直接地和举报人取得联系,不仅能对已经举报的问题进行核实、收集证据,还可以发掘新线索,因此案件的可查性较强,成案率也比较高。但遗憾的是,有关举报的两个概率是让人失望而困惑的:一是实名举报率的式微,二是实名举报者被打击报复率的高昂。我们的很多大案要案的侦破,离不开举报者的一臂之力,一个个社会的“脊梁”比一套套先进的刑侦技术更可信赖、更低成本高效率,所以国家一直大力倡导举报、鼓励实名举报,这些年,地方政府奖励实名举报者的筹码越来越高,从数千上升到数万甚至数十万,但,遗憾的是,一个实名举报的普通老百姓最想得到什么?最担忧什么?显然这两个答案都和金钱无关。相对于实名举报者的勇气和胆识,纵使百万巨奖也是一种低估和贬低。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真相后的司法判决,说真话而不被穿小鞋不至于遭遇灭顶的灾难。

  “实名举报者被炸”,这让多少真相在火药恐怖里炸去了直面阳光的决心啊,抵达真相竟然要搭上身家性命的成本,那么,该有谁来保护中国的“深喉”呢?这个社会不该健忘,同样是实名举报的李文娟曾说得那么绝望:“我再也不敢举报了。”是的,正义也许会迟到,却绝不会不到——但是,举报者的正义不是纯粹道德示范品,它有着巨大的正外部性的激励效应,谁都是理性经济人:当实名举报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而这种收益又多是群体收益的时候,我们还能义正词严地说人家不当堂·吉诃德、不去上演“与大风车作战”的悲怆童话是无德无良的自私选择吗?在法律机制和行政体制永远无法完美的现实语境下,正因为“举报成本”的无法预测和估算,实名举报者承担的风险变得愈来愈大,而这个“瓶颈”又成为遮挡真相和正义的最大屏障,如果我们不能在德性法理的具体规则之上穷尽一切手段保护好实名举报者的命运,有一天当我们身陷黑暗,除了等待黎明或者选择沉默,还会有另一群“刘志荣们”为我们奔波呼号吗?

  举报权,在法律上被称为“危险的权利”,很多西方国家不仅单独制定了《证人保护法》、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而我们的实名举报者还是孤胆英雄,也因此,每次媒体对举报者点名道姓的褒扬,都让我觉得惊心动魄。刘志荣,这么一个陌生人的命运之所以值得我们倾心关注,是因为,在我们都习惯趴着的时候,英雄的每一次站起都会让我们看到真相和正义的身影,他们的命运,不该被社会冷眼带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