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今天不是终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06:44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从这个清晨起,广州进入了“后摩托车时代”。

  当我们怀着对新的一年的欢欣和畅想,走出家门,眼前再没有“铁骑横飞”的“壮观”景象时,我们会不会对这座自己生活的城市突然感到几许陌生、并脱口而出“咦!新年真的出现了新气象”呢!

  摩托车似乎一夜之间从羊城“蒸发”了,昨天还满街乱跑的场景,恍恍然有如梦境。然而,对“禁摩”战役的“指挥者”来说,今天街面上的清净和井然,却是源于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式的备战——分时段、分路段、逐步“禁摩”、对报废摩托车主实行补偿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人性化的举措,从而最大程度地兼顾了治安、交通治理与民生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更为关键的是,在这场“禁摩”的决策长跑中,民意和政府部门得以充分博弈,摩托车主的利益也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尊重。这些,都起到“润滑剂”的功效,减少了摩擦和阻力,体现了决策的人性化,也体现了执政理念的圆熟。

  “禁摩”的缘由和好处,之前已经说得很多,道理也很简单,无需再赘述。现在,虽然大局已定、大势已成,但或许,还没到举杯庆功的时刻——“后禁摩时代”,政府、市民可能还将面临一个为时不短的心理调适期,毕竟,数十万辆摩托车在城市里突然消失,它们戛然而止的“演出”之后,留下的真空将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作为一个深思熟虑的政策抉择,它的执行必须是刚性的,唯有如此,方能保持其严肃性和执行力。毕竟,“禁”是大势所趋,从“限”到“禁”,此间的一步步推进,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政府的决心有目共睹。

  然而,“刚性”的政策也不能缺少一些策略性的“柔性”执行手段。打个比方,禁摩是个硬战役,但禁了之后需要的是软策略。凭常识预计,“禁摩令”生效后,总还会有一些“漏网之鱼”,他们之中,个别人也许是“目无法纪”,但大多恐怕还是出于生活需要的侥幸,对于这些违法上路的车主,执法者应该如何处理?广州交警已有回答——“禁摩前半个月为缓冲期,以宣传教育为主,暂不处罚”。不强求“令行禁止”和“违者重罚”,为情有可原者留下充足的缓冲和调整时间,这是以人为本的政治智慧的体现。再比如,禁摩了,公交车的压力陡增,如何缓解公共交通的压力?增加夜班车,多辟新路线,但这些说得容易,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禁摩是大势所趋,在过去的时间里,政府也好、媒体也好、民众也好,都对“禁摩”给予了充分的思考和建议,但有一点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之前的一切深思熟虑,都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和论证,都还停留于纸上谈兵的设想,当2007年1月1日这天的“大考”到来后,这些假设和论证才真正面临实践的检验。可以预见的是,“禁摩大限”到来后,相关的新问题、新矛盾还可能陆续出现,并可能影响到“禁摩”的整体成效,这并非杞人忧天。因此,“禁摩”,今天还远不是终点,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面对新问题新矛盾,还得做好不断结合实际、调整思路的心理准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