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另一种摩托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09:26 金羊网-新快报

  “禁摩影像记忆”系列报道之五:

  ■新快报记者黄巍俊/摄影报道

  在广州的摩托车文化中,“哈雷族”让人印象深刻。骑手们个个穿一身黑色的“哈雷服”,踏一双粗犷的皮靴,再往身体上刺进哈雷的标志,成群结队地在街头或乡间公路上飞驰而过。

  今天起,广州城区正式开始实行禁摩,这群“哈雷族”与他们心爱的哈雷摩托车将何去何从?广州街头还能再看到他们的身影吗?

  广东哈雷车队拥有成员28人,各式哈雷摩托车23辆。玩哈雷时间最长的已经有12年,最短的也有四五年。车队的宗旨是:以车会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传播哈雷文化。其实,广东的“哈雷族”在人们眼里并不是什么叛逆群落,而是一群主流社会中的白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常常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越来越渴望找到释放和宣泄自己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哈雷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再次与“哈雷族”相聚,记者发现,他们对于禁摩的理解跟大多数人都不同。广东哈雷车队的队长行仔笑着告诉记者:“哈雷传奇式的发展总是和特定的历史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不会刻意去改变自己什么,而是寻找适应的方法。我们会将哈雷开到开不动为止。”已经玩哈雷数年的阿驹略带无奈地说:“现在我们只能把心爱的座驾统一放到一处在非禁摩区租的房子里。每个月,我们还会进行一次集体出行远游。当然,我们肯定不会开进禁摩区,毕竟法律是严肃的,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去遵守。

  

哈雷:另一种摩托文化

  ■经过百年的岁月沧桑,哈雷浓缩了激情、自由、狂热等诸多品格,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明天他们路还要继续,广东哈雷车队不会就此停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哈雷:另一种摩托文化

  ■“广州的哈雷不会消失,只是会寻找另一种方式来存在。”

  

哈雷:另一种摩托文化

  ■摄影师阿忠也是“哈雷族”的成员,他想方设法地把哈雷的每一个细节都抓拍进自己的镜头。

  

哈雷:另一种摩托文化

  ■禁摩前夕,广州“哈雷族”特意骑上心爱的哈雷车,来到广州的标志性建筑物———新白云机场前留下最后的合影。今天开始,他们再也不能骑摩托来这里了。

  (Robby/编制)

爱问(iAsk.com)